【摘 要】
: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不同恶性肿瘤类型中分子之间的共性,为早期筛查、精准治疗的标志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纳入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各60例,对应正常对照组织各30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DUSP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2.在宫颈癌HeLa细胞,卵巢癌A2780细胞,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转染DUSP1过表达质粒载体,构建DUSP1过表达细胞株,随后进行
【基金项目】
:
项目名称:miR-449a靶向MAZ抗乳腺癌发生发展并增强tamoxifen抗乳腺癌疗效的作用与机制研究,项目合同编号:2017GXNSFAA198067,项目来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起止时间:2017/07-2020/06; 项目名称:医学硕士研究生“大数据”背景下交叉学科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项目合同编号:JGY2019050,项目来源:201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之“广西学位与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不同恶性肿瘤类型中分子之间的共性,为早期筛查、精准治疗的标志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纳入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各60例,对应正常对照组织各30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DUSP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2.在宫颈癌HeLa细胞,卵巢癌A2780细胞,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转染DUSP1过表达质粒载体,构建DUSP1过表达细胞株,随后进行CCK8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探讨过表达DUSP1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3.纳入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各70例,对应正常对照组织各30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miR-141-3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41-3p与DUSP1的靶向关系。4.对网络数据库表达谱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差异分析、RRA整合得到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差异基因,随后进行GO、KEGG、WIKI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提取所纳入的表达谱中miR-141-3p与DUSP1的表达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结果:1.DUSP1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率为10.0%(6/60),正常对照组织阳性率为76.7%(23/30);在卵巢癌组织的阳性率为18.3%(11/60),正常对照组织阳性率为70.0%(21/30)。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阳性率为15.0%(9/60),正常对照阳性率为63.3%(19/30)。分析DUSP1表达水平与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病例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发现,DUSP1的表达水平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目前所统计的临床病理参数尚无明显相关性。2.相对于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过表达组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下降,细胞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侵袭进入小室的数量均明显减少,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比例均明显增加,细胞阻滞在G1期的比例均明显增加。3.miR-141-3p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织,卵巢癌中miR-141-3p的表达水平与是否感染解脲支原体相关。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证实miR-141-3p与DUSP1具有靶向关系。4.差异分析结果显示miR-141-3p与DUSP1在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均存在差异,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个独立研究中miR-141-3p与DUSP1的表达具有一致性,miR-141-3p的表达水平分别在三种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对应正常组织,而DUSP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对应正常组织。GO、KEGG、Wiki pathways的富集分析的结果均显示这些DEGs参与了细胞周期的调节,PPI结果提示核心模块中CDCA2、CDKN3和NCAPG2三个基因分值最高。结论:1.三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组织中DUSP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应正常组织,提示DUSP1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进展。2.过表达DUSP1可以显著抑制三种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并且可以明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并且可以使肿瘤细胞阻滞在G0/G1期,抑制肿瘤发展。3.三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组织中miR-141-3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应正常组织。miR-141-3p与DUSP1存在负调控关系。4.DUSP1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参与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细胞周期的调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搬移速率下,血清骨钙素(血清OC)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作为骨搬移过程中监测骨成熟度指标的临床价值。材料方法:选取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三组并制作右胫骨骨搬移动物模型。在5天潜伏期后,A组以0.5mm/d速率行右胫骨骨搬移术,B组以1.0mm/d速率行骨搬移术,C组以1.5mm/d速率行骨搬移术。A、B、C三组搬移长度均为30mm,在搬移期结束后进入30天固化期。各组于术前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两种手术方式矫正高度近视(球镜度数在-6.0D~-10.0D)患者术后的角膜高阶像差变化。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在广西医科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超声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及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并与常规超声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15日经手术治疗的33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首先依据常规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进行ACR-TIRADS(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Thyroid Ima
目的:2017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更新了《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和管理指南》,将妊娠早期用于诊断甲减的血清TSH切点值从原来的2.5m U/L改为4.0m U/L,为了解在不同诊断标准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妊娠期甲减孕妇的诊断是否符合诊断标准,并探讨LT4干预对介于新旧指南妊娠期甲减诊断切点范围之间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终止妊娠且临床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身舞蹈症(diabetic hemichorea,DHC)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及过度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糖尿病性偏身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1960-2020年在Medlin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案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病灶部位、供血动脉及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首发症状(颅内出血及癫痫)的影响,并简单探讨干预治疗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脑血管造影(DSA)或病理确诊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特征、血管形态学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目的:FBG(Fasting Blood Glucose,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全球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正逐渐增加。已有多种研究报道金属元素的暴露与体内的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但是关于多种金属复合暴露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联较为匮乏。本研究选取广西锰暴露工人队列及防城港男性健康队列,分别使用血浆和血清作为22种金属的内暴露生物标志物,探讨多金属复合暴露中各金
目的通过建立马兜铃酸A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模型,验证生物信息学筛选出的分子RAC2与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方法(1)从GEO数据库下载微阵列数据集。然后,筛选鉴定差异表达基因,随后对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再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模块化分析,从差异表达基因中得到枢纽基因,再对获得的枢纽基因进行功能富集
目的:由于关节软骨组织无血管、无神经。一旦发生损伤,很难进行自我修复。软骨脱细胞基质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分子的天然生物材料,可通过脱除组织中的细胞及抗原成分获得。脱细胞基质支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脱细胞基质支架修复效果与来源物种、加工方法和脱细胞效率等变量相关。其中,组织来源年龄是影响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研究比较了新生(3d)、青少年(100d)和成年(200d)三个不同年龄兔
背景: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重要分型,其发病的核心与基础是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集聚以及由其引发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表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与LOAD发病有关,其在介导小胶质细胞吞噬Aβ以及调节中枢神经炎症中有重要作用,然而,其确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