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选取张玲的《孤寂深渊》译本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译本中张玲的女性主义意识如何得以体现,并拟验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同性恋题材作品的适用性。自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视野拓宽至文化层面,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开始备受瞩目,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女性主义翻译是在性别视角对文本的改写,弗洛图对此总结了三种常用的女性主义干涉策略:加写前言与脚注、增补以及劫持,颠覆了传统的翻译观念,重新界定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并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彰显译者的女性意识和身份。张玲作为我国著名女性译者之一,译作选材多倾向于女性作家作品。《孤寂深渊》原作作为英语文学中第一部女同性恋小说,自出版以来备受争议,该作品描述了作者霍尔亲身经历,抨击了父权社会对女同性者的排斥和侮辱,展现了其强烈的女性思想。前人对《孤寂深渊》鲜少从翻译角度进行研究,而译本中女性主义翻译现象很有研究价值。那么,张玲在译本中采取了何种千涉手段?女性主义意识何以体现?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框架,主要采取定性分析方法,对《孤寂深渊》张玲中译本进行分析探讨。本文开篇简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问题以及论文结构,回顾和梳理前人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张玲及其译作研究现状后,基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本进行剖析,研究发现:(1)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同性恋文本的分析和翻译实践具有适用性;(2)张玲受其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等影响,灵活运用三种干涉方式对文本进行操纵,但是手段相对来说较温和婉转。(3)本文对张玲译作和《孤寂深渊》深入研究及相关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然而,鉴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定,本研究无法涉及较深层次的研究与更详尽的探讨,无疑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