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伦理在解决巴以冲突中的价值体现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的西部,濒临地中海和红海,被认为是阿拉伯的“腹地”,但居住于此的两个主要民族—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声称自己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矛盾和冲突由此产生。巴以冲突是自上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区冲突之一,也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其实质是巴勒斯坦地位问题,即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以色列犹太人之间的领土争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断断续续的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然而在巴以冲突的背后却是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的,他们都在此居住生活了很长时间,可以说巴勒斯坦与两个民族都有地域渊源关系,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被双方视为神圣的家园。但是在经过几千年历史的冲刷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却互相仇视着对方,在这其中固然存在着政治、经济、历史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但是,宗教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化解彼此上百年来的矛盾,不仅要从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入手,还要把宗教伦理作为辅助手段加以利用,淡化双方的矛盾,最终达到和平共处。一般来说,要想使两个宗教化的民族在同一个地方和睦相处,是非常困难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即属于这种情况,许多事件的发生都带有宗教色彩,宗教矛盾日趋激烈。巴以之间存在的难以调和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是巴以冲突的民族和宗教根源。要想使巴以之间由冲突走向和平,实现巴以关系的正常化,解决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从宗教入手,通过分析伊斯兰教伦理和犹太教伦理的产生、主要内容及特点,来挖掘两种宗教之间的联系和共性,力图通过宗教伦理的功能和作用,来探讨缓和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矛盾的可能性。伊斯兰教是倡导和平与宽容的宗教,伊斯兰教主张和平共处,它要求人们仁慈、互爱、忍耐,反复号召人们“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反对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和战争。伊斯兰教也能宽容并尊重与其生活及信仰不同的人,因而也是能够容纳和接受不同的文化,并承认它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求其信徒对他人要宽容、忍耐与克制,尊重对方的利益和选择,以求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犹太教倡导的是“爱邻人”的伦理思想,强调爱护和怜悯别人,不仅要维护别人的尊严,而且不能把自己的意志、想法、观念等强加给别人:不仅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而且更应该去爱那些社会上被压迫、被剥削和无能为力的弱者。伊斯兰教所主张的和平、宽容与犹太教所主张的“爱邻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爱邻人”的要求也是要宽容的对待身边的每个人。从两种宗教伦理的共性来看,两者是有共通之处的,因此在处理双方矛盾的同时可以更多的结合各自的宗教伦理规范,从各自的宗教伦理角度来反思自己的言行,摒弃猜疑和敌视。就像上帝和安拉所要求他们的那样“要爱自己的邻人,像爱自己一样”,用彼此的真诚去感化对方,以暴制暴是永远不能换来和平的。使双方能够克制争议,减少分歧,最终达到和睦相处。然而,宗教伦理也存在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宗教伦理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规范,它的遵守更是一种自律性,正因为这种自律性,就产生了因人而异的效果。同样的伦理规范在不同人的心里就会形成不同的规范要求。巴以冲突问题已由最初的宗教原因争端发展到当今多种力量的较量,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要想解决巴以之间的争端,并非易事。鉴于宗教伦理的局限性,我们应该以辩证唯物史观来看待当前的巴以冲突,把运用宗教伦理规范当作一个辅助的缓解矛盾手段,兼顾多方的力量来解决巴以双方的冲突。当前和今后,和平和发展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永恒主题,在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在为21世纪积极筹划未来的背景下,夹杂着错综复杂民族和宗教矛盾以及大国背景的巴以冲突,自然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回顾巴以冲突的历史,展望中东和平的未来,留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则是对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思考。面对冲突的双方,我们要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理解,从根本的原因分析冲突的双方,通过发挥宗教伦理的价值来缓和双方的矛盾。为进一步解决巴以之间的矛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社会体制尚不完善,社会制度有待健全,同时社会也急需有能力、有素质的建设者走上时代的舞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走出校
我是个在哭方面有些怪异和异常的人。母亲说,我生来就不爱哭,一哭大了就会犯病,手脚抽筋,口吐白沫,跟犯癫痫病似的,叫人害怕。我的哥哥姐姐哭,母亲从来不会理睬。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把我的哥哥、姐姐打得哭声动天。母亲看见了,视而不见,有时还在一旁煽风点火,鼓励父亲打。只有我,母亲是不准父亲打的,打了也会及时替我解围,像老母鸡护小鸡把我护在怀里,替我接打。有一次,母亲不在家,父亲把我打狠了,我哭得死去活来,
本论文从动态语境的角度探讨了翻译标准的相对性。由于,意义受语境制约,因此必须在语境中进行翻译研究。语境具有动态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翻译标准作为衡量译文优劣的标
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乡镇一级政府的工作任务和财政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农村建设又对乡镇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乡镇政府改革势在必行。而乡镇政府的改革
当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层次提升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取胜的法宝。因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推进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演化上
目的 探讨惊恐发作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方法 本文纳入某综合医院2016年6月-2019年5月在急诊胸痛中心及临床心理科诊治的78例惊恐发作患者,设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