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世纪初推进的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笔者选取具有不同程度代表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套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在明确了教材的概念及其功用后,对国内外经典教材编制理论作了述评,在此基础上建构出严谨的整体结构、明细的目标体系、典型的范例设计、具体的操作程序、丰富的导学材料和愉悦的学习情境等六条编写语文教材的基本原则或衡量标准。在这六条原则的观照下,审视了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的现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探讨出现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存有整体结构外紧内松、目标提示的清晰与模糊、范例设计的成功与失败、操作程序的缺失、导学材料的丰富与不足、情境设计的尝试与缺乏等适切性问题,为此提出了: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选修教材;妥善处理必修与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调整队伍结构,实现选修教材编写队伍的“三结合”;突出整体性,改变选修教材的“无结构”现象;努力实现教材多样化,改变选修教材的“多本化”现象;树立过程与方法意识,超越选修教材的“文选式”格局;加强操作性,改变选修教材的“低功效”现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选修教材的“无情境”现象等八条修改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