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乳酸改性的可降解性聚氨酯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oh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液化MDI、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和端羟基聚乳酸(PLA-OH)为原料,合成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聚氨酯弹性体,利用拉伸实验、硬度(邵A)测试、热失重(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含量、不同分子量端羟基聚乳酸、合成时的温度、NCO/OH、交联剂以及HTPB分子量等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利用失重法对材料在不同条件下,不同介质中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并通过SEM观察进一步验证其降解性。 结果表明,不同组成的PU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随PLA-OH含量的增加,其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拉伸强度和硬度则在PLA-OH含量为20%时,表现出最好的综合性能;热分析表明,随体系中PLA-OH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热稳定性变差;降解实验表明,经PLA-OH改性的PU材料均发生降解,随其含量的增加,降解性增加。在不同介质中的降解为碱性最大,中性最小。通过SEM观察,可以看到同样的结果,此外,对材料的截面观察的结果显示截面降解要较表面明显,即材料的降解存在着不均匀性。 另外,本文还以聚醚2000为主链,通过直接缩聚反应对聚醚多元醇进行改性,在每个聚醚分子上接上少量乳酸分子,合成一系列端羟基聚醚酯,并用液化MDI为交联剂制备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聚氨酯弹性体。同样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及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聚醚酯型PU材料的硬度都较大,拉伸强度随乳酸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则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热分解温度随体系中乳酸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其降解性却随乳酸的加入而明显改善,降解对材料的重量和力学性能均产生影响,当聚醚2000与乳酸重量比为1.25/1,80℃条件下,降解50h已完全破碎,丧失使用性能,并通过SEM验证了降解性能。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能否在大型储能设备和动力电池领域广泛的应用,其前提是如何在大倍率充放电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容量特性和循环稳定性。因此,开发高可逆比容量、高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是其关键。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相对低廉的成本等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而电极材料的成分、形貌和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可通过对合成路线的优化和设计,制备出具有特
作为多组分反应的典型代表之一,Passerini反应是指以羧酸、醛和异腈化合物为原料,生成含有酯-酰胺键有机小分子的化学过程。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聚合操作简单高效、原子经济、无副产物生成等优点。近年来,Passerini多组分反应在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关注。本研究论文中,将Passerini反应运用于温敏性聚酯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并初步研究了聚酯材料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一
学位
该论文对硝酸根光催化还原进行了探讨,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金属负载复合半导体Cu/MgTiO3-TiO2对硝酸根的光催化还原研究;第二部分为Ag/TiO2催化剂对硝酸根的光催化还原研
石墨烯作为目前最理想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众多优异性质,自发现已来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石墨烯的二维结构非常适合不同形貌纳米材料的负载,并且其极好的
该论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用分散聚合法和沉淀聚合法合成了高交联密度的微球核,在此基础上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微球上接枝乙烯类单体得到非交联的壳,对这样得到的核壳型聚
我国稀土资源非常丰富,分布较广,品种全,类型多。己查明的稀土工业储量超过世界各国工业储量的总和。其中铈组稀土的储量居世界首位。因此,如何将铈(Ce)资源充分利用,改善制备工艺
本课题主要以耐老化性能比较优异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物理机械性能较好的天然橡胶(NR)为基础材料共混并讨论二者的相容性。本课题首先将NR和EPDM共混,探讨了不同并用比例
研究了以硫酸铈铵引发羟丙基纤维素(HPC)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用IR、TG、XRD 等方法对HPC-g-PMMA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进一步以HPC 作分散剂,对纳米TiO2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