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属铝是性质活泼的工业原料,在使用和储运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遇到能量足够的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大量的爆炸事故是由于电器或者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引起的粉尘二次爆炸。铝粉二次爆炸或者多重爆炸物爆炸的剧烈程度要远远大于单一的气相爆炸。本文采取实验研究结合模拟计算的方法探究甲烷引燃铝粉发生两相爆炸时压力的传播规律。试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以预混甲烷气体作为爆炸物和以甲烷和铝粉(6 μm,400 g/m3)作为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铝是性质活泼的工业原料,在使用和储运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遇到能量足够的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大量的爆炸事故是由于电器或者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引起的粉尘二次爆炸。铝粉二次爆炸或者多重爆炸物爆炸的剧烈程度要远远大于单一的气相爆炸。本文采取实验研究结合模拟计算的方法探究甲烷引燃铝粉发生两相爆炸时压力的传播规律。试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以预混甲烷气体作为爆炸物和以甲烷和铝粉(6 μm,400 g/m3)作为爆炸物的对比实验,分析得出在爆炸物中添加铝粉尘会出现多次爆炸,爆炸后的冲击波强度会大大增强;改变铝粉的总量,制造浓度分别为200g/m3、300 g/m3、400 g/m3、500 g/m3、600 g/m的粉尘云,爆炸结果表明保持粒子大小不变,最大爆炸压力会随着浓度的增大先上升后减小;保持铝粉的总量不变,改变所填充铝粉的颗粒大小从6 μm、12μm、18μm、24μm、30μm依次递增,发现随粒径的减小,最大爆炸压力出现先增后减的演化趋势。基于仿真软件ANSYS FLUENT所做的模拟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对比分析水平直管中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的结果,发现两种结果相符,爆炸冲击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燃烧区末端冲击波破坏性达到最大。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模拟方案,计算带有拐弯结构和“T”型分岔结构的管道中发生铝粉爆炸时压力波的传播特点。模拟结果显示冲击波经过拐弯结构和分岔结构时都会形成大小不同的低压涡团和高压区。拐弯结构对冲击波主要起反射作用,而分岔结构对冲击波主要起分流作用。和直管相比,在两种结构内都不填充可燃物的情况下,压力衰减比直管中快。本研究结果对生产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应该防止多相可燃物并存的工业环境,引发连锁爆炸。涉及金属粉尘的工艺过程也要避免产生粒径过小的粉尘粒子,注意采取降尘措施预防形成粉尘云。研究结果还显示拐弯结构和分岔结构都能起到削弱冲击波的作用,在减少爆炸事故后果方面具有启示作用。但粉尘颗粒在拐弯结构和分岔结构处更容易发生积聚,使用带有拐弯、分岔管道的除尘系统或者输运系统时,要及时清理降尘。图39表9参83
其他文献
胸径、树木位置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测树因子,准确而高效的数据获取一直是广大林业调查人员共同的期盼。然而传统调查工具,需人工判读和记录数据,精度不高、效率低下、数据易错;新兴调查工具或方法,因成本高、难携带、实用性差等诸多问题难以应用推广。本文采用传感器、嵌入式及计算机等技术相融合的方法,研制以胸径、树木位置为主要指标,温湿度、坡度等为辅助指标的一体化采集系统,并探索了标准圆、椭圆、
树干液流测量广泛用于估算冠层蒸腾耗水量,而当前热量法应用于液流测量存在模式单一、适用范围窄等局限性,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不足。因此,研究设计研发一款茎流测量系统,探究树干液流对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分析蛀干害虫侵蚀下树干液流特征的变化,提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预测液流方面的应用,为指导树木病虫害预防和现代化农业的节水灌溉提供参考,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分析热脉冲HPV
大型构件是飞机、火箭等高端装备的关键结构件,其高质量装配是保障高端装备服役性能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的相关企业已广泛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实现大型构件装配质量的监
矿业废弃地的复垦再利用对于对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拓宽土地利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复垦措施不当,治理工作可持续性差,土壤重金属含量较刚治理时呈现反弹现状,揭示复垦后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和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可为后期复垦措施的科学选择与修复土地的再提升提供参考。本文以西南某硫磺矿废弃地为研究区,通过土壤-作物“点对点”采样测试,基于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单因子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和迁移
树木作为最重要的陆地表面资源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着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和气候调节等重要的角色,及时有效地对树木进行检测以及获取树木各项参数信息对于监测树木生长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棵树木的各项参数包括树冠面积、冠幅、树高和胸径等,传统的树木参数信息获取方法通常耗时费力,而无人机平台的出现与发展,为城市中树木参数提取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渠道。本研究以无人机银杏树木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通过深度学习中
地质数据中类型和方向性变量是确定裂隙网络展布情况的关键几何要素,裂隙网络对岩体的完整性、连续性等产生影响,准确模拟裂隙网络的展布对地下工程施工、采矿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以及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岩体裂隙的现有理论研究基础和成果以及大量详细的现场调查采集的数据,在准确把握朱仙庄矿区地质背景条件的基础上,对裂隙的迹线、间距、类型、方向性变量等主要几何特
使用计算机视觉对农业领域的农产品进行的现有研究中,果蔬图像识别是农产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果蔬农产品自动化分类的关键技术。果蔬图像识别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果蔬种类众多,缺乏大量的有标签数据,难以通过监督学习方法来实现果蔬图像分类。针对上述问题,构建果蔬图像数据集,对果蔬图像进行分类,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多种采集方式下数据融合,可以打破不同识别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新的识别模型,保障果蔬数据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机理以及突出发生后其对巷道的压力扰动和破坏作用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了进一步研究突出后煤粉-瓦斯两相流的运动以及动力特征,本文以空气动力学和两相流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在实验室自行搭建了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突出两相流的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当突出两相流在直巷中传播时,煤粉打击强度和冲击气流强度
湖泊是满足人类生活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资源,在调节生态系统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湖泊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危害到水生生物和水生态系统,而且会通过食物链进行千百倍放大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常规的湖泊水体中重金属测定方法费时费力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不能快速获得大量样品的检测结果,因此,选择快速经济的方法来对湖泊重金属浓度进行快速模拟预测,对湖泊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和防控措施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巢湖
桃园煤矿在开采二叠系深部10煤层时,受灰岩岩溶含水层的威胁,易发生突水事故。据资料统计,桃园煤矿矿井开采期间10煤底板太灰突水17次,涌水量大于100m3/h有5次,对矿井安全生产有较大影响。为确保桃园煤矿深部煤层的安全开采,需要对煤底板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以及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厚度、岩溶发育情况、水动力特征、水化学特征以及抽水试验成果等,对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