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和现实的关系——兼论“虚拟现实”的实践论意义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n_lu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在“虚拟”及其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中,最为关键和基本的问题是“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一问题不仅决定着对“虚拟”其它层面哲学问题的回答,而且也关系到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本文共分三章。在第一章,本文对国内学者有关“虚拟”及“虚拟”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指出,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研究“虚拟”的本质与特性,“虚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在“虚拟”及其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中,最为关键和基本的问题是“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在第二章,本文从本体论上论述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即“虚拟现实”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笔者首先阐述了“虚拟现实”的技术内涵,接着指出,现实世界是“虚拟现实”的基础与前提,“虚拟现实”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和超越;“虚拟现实”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它只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它丰富了现实世界,却决不可能替代人类的现实生活。 在第三章,本文从马克主义实践观和辩证法出发,简要叙述了“虚拟实践”的特性,并立足于第二章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关系,阐述了“虚拟实践”的能动作用。
其他文献
由于形式逻辑仅在抽象的形式意义上把握论证,现有的非形式逻辑研究又忽略了文化差异,所以二者均无法刻画置于社会环境中的说理行为。而《从民族志的观点看逻辑》(鞠实儿,2009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