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722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08nm准分子光对局限性白癜风的治疗效果,为局限性白癜风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确诊的70例稳定期非节段型及未定类型的局限性白癜风患者,共141处皮损。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5人。实验组(共72处皮损)予以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同时口服白癜风胶囊,局部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组(共69处皮损)予以308nm准分子光治疗,同时口服白癜风胶囊,局部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共治疗12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显效率分别为75.00%、49.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分别为95.83%、8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不同部位皮损疗效不同,面颈部皮损(40处)、躯干及四肢部皮损(26处)、肢端部皮损(6处)治疗的显效率分别为92.50%、61.54%、16.67%,三组部位皮损显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96.15%、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不同部位皮损疗效不同,面颈部皮损(39处)、躯干及四肢部皮损(22处)、肢端部皮损(8处)治疗的显效率分别为71.79%、27.27%、0.00%,三组部位皮损显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44%、86.36%、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按Fitzpatrick皮肤分型,实验组患者属于III型皮损(28处)、IV型皮损(44处),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71.43%、7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属于III型皮损(23处)、IV型皮损(46处),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60.87%、4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61%、8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面颈部皮损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06,P<0.05);躯干及四肢部位皮损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6,P<0.05);肢端部位皮损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有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治疗部位的红斑、水疱、轻度疼痛、烧灼感、瘙痒感等。所有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在患者接受范围内,且72小时内能消退。结论1.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308nm准分子光;面颈部及躯干四肢部皮损使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80nm准分子光的治疗效果更佳。2.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08nm准分子光和单独使用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结果均显示,不同部位的治疗效果不同,面颈部位的治疗效果最好,躯干四肢部位治疗效果次之,肢端部位相对效果较差。3.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的过程中会出现局部皮肤疼痛、轻度潮红、水疱等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能于72小时内消失,未对治疗造成影响,且在患者接受范围之内。未出现同形反应、瘢痕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探讨CT增强纹理分析技术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肿瘤近期治疗疗效的预测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11-2020.1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完整资料,接受TACE治疗和上腹部CT增强检查随访,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病理诊断依据或者肝癌诊断指南中所要求的典型影
目的:基于α7n Ach 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相关膈肌功能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选择SPF级6-8周C57BL/6雄性小鼠30只,腹腔注射LPS建立脓毒症模型。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于造模后0 h、8 h、16 h、24 h和32 h取材并评估膈肌损伤程度。2、选取SPF级6-8周C57BL/6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SHAM组)、脓毒症组(
目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且近几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当前AKI基于血肌酐及尿量的诊断标准对AKI的早期诊断存在局限性有关,使得在临床工作中不能早期识别脓毒症AK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The 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是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已在多种炎性疾病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并证实在炎性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在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且术后病理确诊为HCC的110例患者完整资料,按照2010年版WHO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高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其中高分化组46例,中-低分化组64例),按照7:3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组(78例)及验证组(32例)。使用Radi Ant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的局部脑血流变化特点;评估局部脑血流参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系,进一步评估血流参数rCBF、rMTT、r CBV是否可以用来预测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2019年01月到2020年1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7例。在术后1-3天内在行动态CT复查的同时增加CT
目的:锥形束CT在口腔种植术前对骨质(骨矿化程度、骨小梁结构等)和骨量(骨宽度、骨高度)的评估作用至关重要,较低的骨密度会影响种植体的存留率或种植成功率,锥形束CT在测量颌骨骨量方面具有很高的精度,然而对于骨密度的评估仍需进一步研究。锥形束CT先前已应用于骨密度评估,其评估基于以下假设:锥形束CT的X射线衰减(以下简称Hu值)与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可以从锥形束CT的Hu值估算密度,但是由于锥形
目的通过分析超分子水杨酸联合丹参酮及针清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并与丹参酮结合针清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9年8月至2020年06月就诊的痤疮患者(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分为轻中度),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针清术+丹参酮口服;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和分析贝复新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联合尤卓尔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10日就诊于我院皮肤性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儿童湿疹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5例)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及润肤霜治疗,对照组(35例)予以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润肤霜治疗,分别治疗后第1周、第2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及分期中的作用;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IL-17C、IL-23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在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和退行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35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选取靶皮损,对靶皮损进行背景颜色、血管分布、血管扩张程度、鳞屑进行皮肤镜检查,经治疗后皮损达退行期再次对同部位靶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采用酶联
目的:基于α7n Ach 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脓毒症相关骨骼肌功能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选取6-8w雄性C57BL/6小鼠30只,行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脓毒症模型,在造模后的第0h、8h、16h、24h及32h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分别取材并评估小鼠骨骼肌损伤程度。2.将50只6-8w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