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sTRAIL蛋白的间充质干细胞对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抑制作用的研究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px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是一种B系淋巴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长的疾病。有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的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而且对正常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但TRAIL的治疗也有三个主要的局限性:其体内半衰期较短,其肿瘤靶向疗效较差,以及对TRAIL单药治疗的耐药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出现为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基于MSCs作为载体有可能提高TRAIL的稳定性,延长其在体内中的半衰期,将TRAIL传递到靶点,并克服对TRAIL的耐药性。基于上述背景和理论,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修饰MSCs使其在肿瘤微环境内持续表达并分泌可溶性TRAIL(soluble TRAIL,s TRAIL)蛋白。探究分泌s TRAIL蛋白的间充质干细胞对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Q-PCR检测了我们所购买的B-ALL细胞中TRAIL受体m RNA的表达水平。并检测了重组TRAIL(rh TRAIL)对B-ALL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PCR、酶切和连接等方法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3Flag-TRAIL-Green Puro、p LV-3Flag-N-Green Puro(空载体对照),再经测序验证其正确性。将慢病毒表达质粒p LV-3Flag-TRAIL-Green Puro转染至293T细胞,收集培养上清,并通过PEG8000进行浓缩。使用浓缩后的慢病毒感染人脐带组织来源的MSCs,嘌呤霉素筛选后,使其稳定表达TRAI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构建的MSCs-s TRAIL中TRAIL的表达。ELISA检测TRAIL在构建的MSCs-s TRAIL中的分泌水平。通过诱导MSCs分化和transwell,检测慢病毒感染后MSCs的干性和向Nalm-6细胞和Sup-b15细胞的趋化作用。CCK-8检测MSCs分泌的TRAIL在体外对Nalm-6和Sup-b1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白血病增殖相关蛋白PI3K、AKT、P-RAF-1、P-MEK和P-ERK的表达。同时,通过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析MSC-s TRAIL对Nalm-6和Sup-b15细胞的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测定了Bcl-2/Bax,cleaved caspsa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和自噬相关蛋白LC3A/B的表达情况。通过Q-PCR检测不同处理后,Nalm-6和Sup-b15细胞中TRAIL受体相关基因TNFRSF10A、TNFRSF10B、TNFRSF10C和TNFRSF10D m RNA的表达变化。体内实验,将SCID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untreatment组、PBS组、MSC-EV组、MSC-s TRAIL组和rh TRAIL组。PBS组、MSC-EV组、MSC-s TRAIL组和rh TRAIL组分两次尾静脉注射,每次每只注射2×10~6个Nalm-6细胞,建立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模型。接种Nalm-6细胞后第35天,untreatment组、PBS组、MSC-EV组、MSC-s TRAIL组和rh TRAIL组小鼠每只分别注射了200μL PBS、200μL PBS、4×10~6个MSC-EV细胞、4×10~6个MSC-s TRAIL细胞和5 mg/kg rh TRAIL。隔天观察小鼠的身体状况,称量体重。小鼠接种Nalm-6细胞60天左右,取各组小鼠骨髓进行瑞氏-吉姆萨染色。并通过ELISA测定了小鼠骨髓中TRAIL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组织检查心、肝、脾、肺和肾的病理变化,并根据结果评价MSC-s TRAIL的作用。结果:我们所购买的B-ALL细胞表达TRAIL受体相关m RNA。rh TRAIL对B-ALL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成功构建可表达TRAIL的质粒p LV-3Flag-TRAIL-Green Puro,并经测序证明了其基因正确性。将质粒p LV-3Flag-TRAIL-Green Puro转染到293T细胞后,浓缩得到慢病毒颗粒p LV-3Flag-TRAIL-Green Puro。MSCs经慢病毒p LV-3Flag-TRAIL-Green Puro感染后高效表达目的蛋白TRAIL,且发现感染前后MSCs干性和趋向B-ALL细胞的能力没有明显改变。CCK8结果表明,MSC-s TRAIL分泌的TRAIL对Nalm-6和Sup-b15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72 h时,Nalm-6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I3K、AKT、P-MEK、P-ERK1/2、P-RAF-1表达降低。同时FACS检测结果表明MSC-s TRAIL分泌的s TRAIL能促进Nalm-6和Sup-b15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SC-s TRAIL-CM组和rh TRAIL组抑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下降,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sa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表达增加。并且MSC-s TRAIL下调了自噬相关蛋白LC3A/B的表达。其说明了MSC-s TRAIL可能与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的自噬有某种联系。同时Q-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rh TRAIL能降低Nalm-6细胞中TNFRSF10A和TNFRSF10B m RNA的表达水平;rh TRAIL会升高Sup-b15细胞中TNFRSF10BD m RNA的表达水平。MSC-s TRAIL组与rh TRAIL组相比,Nalm-6细胞中TNFRSF10A表达有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MSC-s TRAIL组能升高Sup-b15细胞中TNFRSF10A和TNFRSF10B m RNA的表达水平。说明了与rh TRAIL相比,MSC-s TRAIL提高了Nalm-6和Sup-b15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在体内小鼠实验中,untreatment组、PBS组、MSC-EV组、MSC-s TRAIL瑞氏-吉姆萨骨髓涂片染色发现,PBS组中可观察到大量的与Nalm-6细胞相似的形态学细胞。并且MSC-EV组也有部分相似的Nalm-6细胞,MSC-s TRAIL组和rh TRAIL组小鼠骨髓涂片中此细胞大部分减少。从而,说明了MSC-s TRAIL和rh TRAIL能大量抑制Nalm-6细胞的增殖生长。并通过ELISA检测的结果分析,MSC-s TRAIL组小鼠骨髓中的TRAIL含量显著增加。对小鼠组织器官称重发现,MSC-s TRAIL组和rh TRAIL组白血病小鼠脾和肾重量/体重比值较PBS组减小(P<0.05)。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PBS组和MSC-EV组白血病小鼠的脾脏中白髓结构中细胞疏松,细胞明显受损;肾脏的髓放线也纹理紊乱。MSC-s TRAIL组和rh TRAIL组显示,脾脏无明显的变化,白髓结构正常,肾脏的髓放线也纹理清楚。说明MSC-s TRAIL和rh TRAIL的治疗能使白血病小鼠的脾和肾损伤恢复。结论:MSC-s TRAIL能抑制Nalm-6和Sup-b15细胞的增殖。MSC-s TRAIL可下调白血病增殖相关蛋白PI3K、AKT、P-RAF-1、P-MEK和P-ERK的表达。并且MSC-s TRAIL的抑制作用强于rh TRAIL。MSC-s TRAIL能促进Nalm-6和Sup-b15细胞的凋亡。MSC-s TRAIL可下调抑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上调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sa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的表达。并且MSC-s TRAIL的促进作用强于rh TRAIL。与rh TRAIL相比,Nalm-6和Sup-b15细胞对MSC-s TRAIL更敏感性。与rh TRAIL相比,MSC-s TRAIL增加了B-ALL小鼠体内TRAIL的含量。MSC-s TRAIL对脾和肾的损伤起到治疗作用。MSC-s TRAIL在B-ALL中的相关研究,可能为寻找白血病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存在部分脑区域葡萄糖代谢低下的现象,而氯胺酮可恢复低下的区域脑糖代谢、发挥显著快速的抗抑郁作用,但其促进大脑糖代谢的具体机制尚未明晰。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ERK/GLUT3信号通路在人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吸收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以雌性C57抑郁小鼠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氯胺酮对大脑前额皮质区域神经细胞ERK/GLUT3信号通路以及脑葡萄糖摄取的影响,为开发快速抗抑郁
学位
目的:基于喹啉类的FAP抑制剂(FAPIs),68Ga-FAP-04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放射药物,它可以用于检测各种类型的癌症。除此之外,一些良性疾病也可导致F API活性增加。有研究表明,一些非恶性胰腺病变也可导致FAPI摄取增加。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胰腺68Ga-FAP-04增加的原因及不同因素导致胰腺FAPI摄取增加的特点,进一步促进68Ga-FAP-04的临床转化,帮助我们更好地诊断胰腺疾
学位
目的: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它的死亡率极高,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更早发现结直肠癌变是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的关键。目前,临床上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大多价格昂贵、方法繁琐、具有放射性和侵入性且患者依从性低,无法满足结直肠癌大规模筛查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简便、经济且高效的方法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诊断与筛查是当前临床面临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探索血液常规检测等医学检
学位
目的:探究定量CT肺容积分析在评估及预测NSCLC肺叶、肺段切除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可能影响术后肺容积代偿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手术并且术前1周、术后1个月及6个月在我院行定量CT肺容积分析(QCT)及肺功能检查(PFT)的NSCLC患者共80例。收集统计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
学位
目的:通过对经内镜活检病理确诊为食管癌并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68Ga-FAPI PET/CT显像,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探讨并分析68Ga-FAPI PET/CT检查对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名经内镜活检证实食管癌并且即将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68Ga-FAPI-04 PET/CT检查,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病理类型等基本信息;根据美国
学位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由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病理性左心室心肌肥厚大鼠早期心肌功能损伤,探讨盐酸小檗碱(BBR)对大鼠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BBR防治左心室心肌肥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及实验室依据,为进一步临床预防及诊治心肌肥厚提供新思路和新的研究途径。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ISO模型组,腹腔注射异丙肾
学位
目的建立一种固相萃取(SPE)-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方法,测定儿童尿液中的5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小学8~11岁的健康学生,取尿样采用OASIS Max SPE小柱净化富集后,经苯基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使用UPLC-MS/MS进行分析。结果 5种代谢物在0.1~200.0 ng/mL线性范围内良好,相关系数均>0.99,检出限在0.01~
期刊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芳香疗法联合中药对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PMS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中医芳香疗法治疗PMS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芳香疗法+中药滋水清肝饮)、对照组(中药滋水清肝饮),每组32例,治疗时间为8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upperman指数(K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
学位
目的:评价药师在癌痛患者全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1)由药师组成的PDCA循环(Plan-Do-Check-Act,戴明环)小组通过PDCA循环提高处方合格率。收集2020年8月(PDCA循环前)我院麻、精一处方,将不合格处方按缺陷项进行分类汇总。2020年9月~2021年1月小组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处方合格率的对策,并将对策在全院实施。2021年2月(PDCA循环后)再次收集处方,并比
学位
目的:1H-吡唑萘醌类作为含氮杂环醌的一种衍生物,其抗肿瘤,抗炎等活性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由于其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大多不够环保且耗能高,因此开发绿色高效型的1H-吡唑萘醌类合成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四唑(偶极体)与烯烃(亲偶极体)的光诱导1,3-偶极环加成反应通常是制备吡唑啉加合物的有效合成途径。虽然醌类在反应中通常作为电子受体化合物,然而在光化学过程中作为亲偶极体的醌(具有潜在的C=C双键)却很少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