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其中建筑能耗在能耗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推进建筑节能是降低能耗的关键措施。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化示范与专项推广工程,鼓励政府办公建筑率先采用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建造,本文开展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优化,对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降低建筑的运行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结合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在确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其中建筑能耗在能耗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推进建筑节能是降低能耗的关键措施。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化示范与专项推广工程,鼓励政府办公建筑率先采用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建造,本文开展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优化,对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降低建筑的运行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结合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在确定建筑功能面积基础上,选择适宜夏热冬冷地区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基准模型,并进行建筑外环境分析。其次,采用Energyplus软件,通过设计外墙、屋顶保温层厚度、外窗类型、窗墙比,对基准建筑进行了能耗模拟,得到不同朝向外墙、屋顶保温层厚度和外窗传热系数、窗墙比等参数合理取值范围。应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分析得到适宜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双层玻璃幕墙尺寸。最后,选取建筑的南向和北向的外墙保温层厚度、屋顶保温层厚度、南向和北向外窗传热系数、北向和西向窗墙比、空调COP(制冷系数)8个参数为影响因子,每个因素选取5水平,采用正交实验法选取了51组试验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以建筑综合节能率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每个设计方案进行建筑能耗分析,确定了最优设计方案。最优设计方案构造设计参数为南向外墙保温层厚度100mm,北墙保温层厚度120mm,屋顶保温层厚度240mm,南向玻璃幕墙传热系数1.1 W/(m~2?K),北向外窗传热系数1.2 W/(m~2?K),北面和西面窗墙比均为0.3,空调COP为3.5;优化设计方案增量成本为150.86元/m~2,综合效益为39.48元/m~2,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63年,每年可减少84.04t二氧化碳、672.29 kg二氧化硫和268.91kg氮氧化物和336.14kg粉尘污染物排放。
其他文献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各类生物数据井喷式出现,通过高效的算法来挖掘各类数据成为研究热点,从而衍生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利用计算方法对蛋白质网络中生物模块的提取和疾病系统的构建,有利于低成本地研究蛋白靶向关系和疾病机制。复杂网络中成熟的社区检测技术为蛋白网络的功能模块获取提供了研究基础,而且基于局部适应度的思想可以研究重叠属性的蛋白网络。基于蛋白质重叠复合物的功能模块挖掘和分
近年来,多智能体系统广泛应用于多个与控制相关学科的交叉领域,已成为当前控制与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多智能体系统的诸多研究问题中,一致性问题占主导地位。随着一致性研究的发展,传统一致性的研究已经无法应对实际环境的变化和需要,分群一致性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加高效的解决一致性性能问题,出现众多新颖的控制方法,其中事件触发脉冲控制方法是一种比以往的事件触发控制方法更新型、更加有效的现代控制方法,并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定位技术可以分为针对局部空间内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和针对室外广阔空间的卫星定位。室内定位即在室内环境中利用既有蜂窝网络或特定部署的无线节点网络进行定位,卫星定位则是利用定位导航卫星或近地侦察卫星对地球表面的物体进行有源定位导航和无源非合作定位追踪。针对这两种场景,论文研究了对目标物体进行定位测姿的高效算法和进行无源追踪的确定性算法。(1)刚体定位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使用的头盔、室内智
PTIP(pax transactivation domain-interacting protein)是体内B细胞活化和发育所必需的体液免疫的许可因子,B细胞特异性敲除PTIP基因会引起B细胞亚群的发育障碍并影响体内天然抗体和免疫后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近年来关于B细胞影响机体代谢的研究多聚焦于B细胞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而在正常饮食条件下,B细胞对机体糖代谢和脂肪稳态的
二维材料以其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成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先进的生长工艺和表面改性技术对改善二维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其特定性能开辟了新的维度,有望促进二维材料在下一代电子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化学气相沉积(CVD)合金化或者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如刻蚀、掺杂和插层等)可以显著提高二维材料的电学、光学等性能。但是,目前已知的生长工艺存在反应条件苛刻、所制备样品尺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将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部署到无线网络边缘,以处理资源密集型和时延敏感型应用任务,解决了云计算在通信资源占有量高、任务处理时延长、终端用户设备能耗大等方面的问题。用户可以通过计算迁移技术将任务卸载到边缘服务器上处理,以满足应用任务对于低时延、低能耗的处理要求。随着MEC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设计一种高效率、高性能且满足应用任务服务质量需
可见光通信利用发光二极管提供无线网络连接,凭借宽带宽、高可靠、低成本、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等优点正逐步赢得学术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可见光通信通过高频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传输信息,接收端通过传感器接收光信号实现传输信息,调节信号的振幅实现调光控制。近年来,研究人员为提升系统性能,提出众多通信传输方案,本文主要围绕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光控制、基于预处理的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的通信传输
随着射频频谱资源日渐匮乏,人们对高速传输速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逐渐将关注转向了可见光通信。可见光通信不占用射频频谱资源且不需要频谱许可证,具有成本低、保密性好、传输速率高等众多优点。通过使用广泛存在的发光二极管进行信息传输,可以满足照明和通信这两种需求。正交频分复用由于其可以有效地抵抗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多径衰落和符号间干扰,并且其传输速率较高,因此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运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以提高系统
多项式系统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系统,在过程控制和生物系统领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多项式系统模型可以描述一大类非线性系统(如混沌系统等),因而通过研究多项式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器设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目前对多项式系统的控制研究大多局限于连续控制方法对系统的影响。本文侧重于多项式系统的混杂控制策略研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平方和算法等工具,提出周期事件触发控制、状态事件触
校准技术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传统的通用芯片设计而言,投入成本高,设计周期长使得一个完整的芯片设计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甚至对于一些要求很高的芯片,还必须保证完美的性能。然而在芯片制造的整个流程中包含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在不同的设计及制造阶段都需要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校准,以减小过程误差。器件是组成电路的基本元素,电路的功能仿真是芯片制造的基础。因此本论文选取自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