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基改性硫脲树脂的合成及其对Au(Ⅲ)的吸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球体为骨架,经胺化、与二异硫氰酸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苯乙烯基改性硫脲树脂(PSTU),并研究PSTU树脂对Au(Ⅲ)的静态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以三光气、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合成双氯甲酸一缩二乙二醇酯;双氯甲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硫氰酸钾在N,N-二甲基苯胺的催化下,合成双(异硫氰基甲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中间体;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球体为骨架,经胺化反应制备胺基树脂;最后将双(异硫氰基甲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中间体与胺基树脂进行加成反应,制备出PSTU树脂。分别考察了胺化、二异硫氰酸酯加成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配比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树脂合成的影响,确定优化工艺条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等手段对PSTU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贵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对树脂吸附Au(Ⅲ)的影响。30℃下,当贵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为1mg·mL-1,HCl浓度为1mol·L-1时,PSTU对Au(Ⅲ)的平衡吸附容量达到1.84mmol·g-1。PSTU对Au(Ⅲ)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8h,其吸附容量受介质酸度的影响较小,随Au(Ⅲ)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PSTU树脂对Au-Cu、Au-Fe、Au-Zn二元体系的分离因子Kd为119~293,表明其对Au(Ⅲ)有优良的吸附选择性。研究了PSTU树脂的等温吸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探讨了其对Au(Ⅲ)的吸附机理。PSTU对Au(Ⅲ)的等温吸附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其为单分子层吸附;PSTU对Au(Ⅲ)吸附过程的焓变ΔH>0,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树脂对Au(Ⅲ)吸附为液膜扩散类型。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对比揭示了吸附过程中Au(Ⅲ)与树脂的硫脲基团发生了配位。
其他文献
明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的海外贸易在此时骤然衰落。这与明朝实行的特有的市舶制度有密切关系。市舶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中的一种制度具有一千多
本文以 2 0 0 4年普通高校招生北京数学试卷 (理工类 )第 17题为例 ,谈谈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 ,同时读者不难由此领悟到此题的来龙去脉 .图 1  考
当今随着电商产业、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速递行业迅速发展,国内速递行业市场结构主要由外资速递企业、国有速递企业和民营速递企业构成,形成多元并存、相互竞争的发展格
1.目的:观察复骨健步片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复骨健步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2.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A为正常对
人类建筑的意义在于建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而每一个建筑空间都必须与外界联系,这就是孔洞相对空间的基本意义。建筑空间是孔洞存在的意义和物质基础,孔洞同时也是建筑空间
第一部分STZ诱导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分析目的:研究STZ诱导小鼠1型糖尿病(T1DM)模型中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为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
详细介绍一种新结构的折叠门,并与目前流行的结构进行分析和对比。
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本文以胶王路安青段改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对BOT模式下的公路改建项目的经
航路网络的科学规划是缓解空中交通运输量持续增加导致航班大面积延误以及安全运行压力增大的有效手段。将当前航路网络规划研究技术分为3大类:采用最优化问题求解思想的局部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抑郁大鼠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后学习记忆的影响;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