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口腔摩擦测量方法的建立及可行性验证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cheung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食物的口腔加工过程中,消费者对食物质地的感受被认为是一种多维动态的感知,仅靠传统流变学特性无法有效准确描述,摩擦学作为食品口腔加工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很好地补充解释流变学等无法准确描述的食物质地和口感特性。目前“口腔”摩擦学更多集中在体外模拟研究,而真实的口腔摩擦系数的测量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真实口腔摩擦的测量方法,通过硬摩擦、软摩擦、猪舌头模拟等实验对该方法进行可行性和可靠性验证;同时利用此方法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润滑情况下人真实口腔摩擦系数的变化情况及其与食品感官的联系。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利用质构仪和舌肌仪来建立真实口腔软摩擦测量方法,其中质构仪实时测量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变化,舌肌仪记录实时压力变化,其二者的比值即为表面摩擦系数。该方法以硬摩擦测量的形式对不同压力和不同速度下的相同平面进行摩擦系数测量,粗糙玻璃的摩擦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证明该方法可行。然后利用较为成熟的软摩擦模拟测量实验和猪舌头模拟测量实验,对相同的4种样品(蒙牛纯牛奶、伊利香草味奶昔雪糕、金龙鱼玉米油和雀巢咖啡)的润滑性质进行测量,结果均为润滑性:玉米油>冰淇淋>牛奶>咖啡,该结果与总脂肪含量越高,其润滑性质越好相一致,证明本实验所建立的真实口腔摩擦测量方法可靠。(2)利用建立的真实口腔摩擦测量方法对人群不同时段(上午10:30,下午3:30)的口腔摩擦进行测量比较,并与其不同时段的唾液流率、唾液剪切黏度及其唾液总蛋白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10位志愿者(5男5女)口腔摩擦系数在不同时间段摩擦系数的变化趋势存在增大和减小两种情况。该结果与唾液流率、唾液总蛋白含量和唾液剪切黏度的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控制唾液流率和唾液总蛋白含量这两个变量不变时,唾液剪切黏度与志愿者口腔摩擦系数有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摩擦系数的变化趋势则主要与唾液总蛋白含量和唾液剪切黏度的变化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3)利用建立的真实口腔摩擦测量方法对不同润滑条件下(蒙牛纯牛奶、伊利香草味奶昔雪糕、雀巢咖啡、1 g/L儿茶素及单宁酸溶液)的口腔摩擦系数进行测量,并与食品样品-唾液混合物的软摩擦模拟测量实验结果相比较,同时进行感官品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利用真实口腔摩擦测量方法得到的不同润滑情况下口腔摩擦系数与软摩擦测量得到的润滑性质结果基本一致,即:冰淇淋>牛奶>咖啡。单宁酸的摩擦系数明显大于其余食品样品(p<0.05),这与它引发的涩感有关。感官品评实验证明了涩感、脂肪感与摩擦系数的相关性良好,总脂肪含量、滑溜感和1mm/s时的摩擦系数都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涩感与摩擦系数的线性相关性也达到R2=0.89。
其他文献
绝缘子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再加上长时间强电场和机械负荷的影响以及绝缘子本身质量、结构的制约、人为的破坏,很容易发生自爆和破损事故。如果这些破损故障不及时被检测并对
绝缘子是由陶瓷或者玻璃制成的一种电力器件,亦可在输电线路中起到绝缘、支撑的作用。以前绝缘子多用于在电线杆上,渐渐运用到一些偏远地带的高压输电线路中。玻璃绝缘子在外
随着水树导致的击穿事故不断增加,我国相关部门也开始关注抗水树电缆的使用,部分用电部门对于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的中压电缆,已明确要求使用抗水树电缆。在抗水树电缆绝缘料的研制
报纸
通过连续三季盆栽试验研究海泡石提高油菜生物量,降低油菜Cd、Pb、Cu、Zn浓度及土壤Cd、Pb、Cu、Zn有效态浓度的效果。结果表明:海泡石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三季油菜的生物量,适
阐述了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食品物性学的必要性,并通过调查分析对高校食品专业开设食品物性学的现状及食品物性学相关教材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论述,为高校开设食品物性学提
二、泾川佛教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 2012年12月31日,泾川县城关镇组织群众在修路时,于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有数十尊佛像窖藏,内有石质立佛、坐佛、佛龛、佛座、菩萨、罗汉
报纸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农用价值与所含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0月,采集六盘水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分析其农用价值,测定重金属含量并进行健
在现代化社会中,伴随着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阅读成为了人们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人们只有具备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提高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的真义,准确地把握了教育与人的生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内容,与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高校生命教育实
最近全球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