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纺织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世界第一位。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欧盟取消了配额,我国输欧纺织品服装数量口大幅增长。2006年,欧盟自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222.9亿美元,从而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纺织业的第一大目标市场。然而,我国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担心我国纺织业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无可比拟的出口能力,以及为了保护本土纺织业等一系列原因,欧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如:对来自我国的进口纺织品服装频繁发起反倾销诉讼等。有限制必然产生摩擦。进入纺织品后配额时代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这对于长期置于配额管制之下的我国纺织业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本文的写作宗旨是:通过对中欧纺织品摩擦的现状、主要形式及产生原因的具体分析,从而正确的认识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从中总结出应对的策略。并希望能为我国纺织业相关各界提供一些翔实可用的资料,也希望能够由这个小题目引出我国纺织业长远发展的大问题。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对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现状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该部分的概括来说明中欧纺织品贸易对我国的重要性,我国必须解决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第二部分对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进行了介绍。该部分分别对特保措施,反倾销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反吸收调查这四种贸易摩擦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列举法规,阐明法律依据,对具体实例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对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该部分分别阐述了引起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三种因素:国际因素,国内因素和欧盟因素。第四部分归纳了我国应对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策略。政府、行会和企业必须联手,不但要认清贸易摩擦的实质,而且要掌握解决贸易摩擦的途径,从而正确的解决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第五部分是结论。主要是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指出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依然还会发生,呼吁纺织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