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电能源开发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梯级开发更因为其综合效益显著,成为水电开发的主要形式。党河作为跨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敦煌两县市的重要河流,可供开发水力资源丰富,同时肃北电力供给不足,所以,在党河建立梯级电站势在必行。党河滋养着敦煌绿洲,其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此,本论文通过研究对比党河梯级电站建设后党河流域的生态要素变化,了解党河梯级电站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必要。党河梯级电站的建设类型都是河道引水式。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是就坝式水电站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做了较多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梯级开发以及河道引水式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相关方面的分析。本论文从水温、河流流量、河道泥沙、河流形态以及水生动植物、陆生动植物等方面来对比分析党河梯级电站建设后生态环境所发生的改变。党河梯级电站建设以后,河流水温增加,河道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泥沙淤积现象严重,河流形态由自然连续状态转化为非连续。产生以上变化主要是由于以下方面:河道引水式电站的建设需要修建引水暗渠,使引水暗渠内水体受到地热影响,水温增加。河道水体引入引水隧洞或暗渠中,经过水轮机发电,原河道引水口至发电厂房段河流流量减少,在枯水季节或设计引水流量较大的电站建设段,河道断流。河流流量减少,对泥沙的挟带作用降低,并且电站枢纽建筑物对泥沙有阻隔作用,泥沙淤积现象严重。梯级电站枢纽建筑物的修建,对河流进行切割,使河流形态非连续化。党河梯级电站建设以后,水生动植物和陆生动植物产生改变。鱼类不能通过引水隧洞和拦河坝,鱼类的基因交流被阻断,河道断流不能满足鱼类的生存繁衍,并且破坏鱼类的“三场”,鱼类种群和数量减少。由于水温增加,河流变缓,水质营养化程度变高,适宜浮游生物的生长发育,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加。泥沙淤积减小底栖动物活动空间,底栖动物数量减少。陆生生物由于电站建筑物占地,生存空间变小,陆生动物进行迁徙。另外,河流形态的非连续化,造成生境片段化,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