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型耦合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hriving_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破坏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多种灾害类型广泛分布,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其中70%的自然灾害为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更是加剧了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危险性程度。涝灾作为极端降水事件引发的主要灾害,是仅次于干旱灾害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作为防范未然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亟需的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如何准确、定量地评估涝灾对农业生产风险的影响,对国家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防涝抗洪对策和措施的制定意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是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实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大多数研究为静态的、灾后的评价。因此本研究从土壤-作物-大气系统出发,选择吉林省中西部主要玉米产区为研究示范区,以涝灾为研究对象,以玉米不同发育阶段为主线,根据玉米涝灾风险形成机理,建立基于区域气象与气候模式、作物生长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新一代作物全过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技术。既可以评价不同生育阶段涝灾的发生及其强度,也可以估计不同致灾强度可能造成的玉米产量的损失。此外,利用多源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将田间尺度数据转换为区域尺度,进行了不同情景下的涝灾风险评价研究。本研究将弥补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相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我国其它灾害类型和区域,对于提高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研究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科学抗灾和主动抗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涝灾风险因素辨识利用MF-DFA方法确定各站点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选择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贡献率作为极端降水指标,然后运用K-S法确定极端降水指标最适概率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Copula非参数估计方法,通过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法确定二维联合分布函数,系统分析极端降水单变量极值及降水极值二维联合概率分布特征,研究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极端降水概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位于半干旱地区的极端降水阈值远小于半湿润地区的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频率呈显著性下降趋势,但是极端降水强度呈增长趋势;极端降水事件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联合重现期在空间上主要呈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同现重现期和联合重现期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规律,且同现重现期远大于联合重新期。(2)吉林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危险性评价从土壤-作物-大气系统出发,利用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和周SPI指数构建了的涝灾致灾因子综合危险性指数,并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不同生育期玉米涝灾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基于CA2D水文模型产品数据对研究区不同情景下的的涝灾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播种-拔节期和乳熟-成熟期,玉米涝灾高危险性地区较多,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和南部地区;重现期为500年的涝灾危险性大于重现期100年,其强度较高、涉及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地区。(3)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通过不同生育期玉米水淹胁迫试验,分析了不同致灾强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CERES-Maize模型进行参数校验及率定,构建玉米涝灾脆弱性曲线,对吉林中西部地区不同生育期玉米涝灾脆弱性进行了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随着水深和历时的增加,玉米株高、光合作用、叶绿素、干物质分配均呈下降趋势;在拔节-抽雄期和抽雄-乳熟期,玉米涝灾高脆弱性地区较多,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和西南地区。(4)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结合基于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涝灾危险性综合指数和基于CERES-Maize作物模型的涝灾脆弱性指数,从涝灾风险形成机理角度出发,对研究区涝灾典型案例年(1994年、2005年和2010年)玉米不同生育期涝灾风险进行了动态评价。并且结合基于CA2D水文模型的玉米涝灾危险性指数和基于田间胁迫试验的玉米产量损失率数据,对研究区不同情景下的玉米涝灾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1994年,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涝灾高风险地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2005年,在播种-拔节期和乳熟-成熟期,玉米涝灾高风险地区较多。到了2010年,玉米涝灾高风险地区有所减少,在前两个生育期,其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并在后两个生育期移至南部;在重现期为500年条件下,研究区涝灾高风险大于重现期为100年的情景,其空间分布规律与涝灾危险性基本一致。(5)玉米涝灾动态风险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涝灾发生全过程和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角度出发,多手段、双管齐下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基于涝灾全过程的玉米涝灾风险管理的途径和对策和基于玉米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管理和对策,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其他文献
周期结构,如频率选择表面(FSS)、光子带隙结构等,在微波毫米波及天线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随着周期结构应用的不断扩大,结构要求的日益复杂化和各种阵列单元和复合结构不断涌现
中间相沥青炭微球是一种由稠环芳烃大分子在液相炭化过程中按照一定取向、排列,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的液相炭质微珠。中间相炭微球具有稳定的石墨化片层结构、一定的比表面
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隶属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水车前属Ottelia Pers.,单子叶多年大型水生草本植物,种下6个变种:海菜花原变种Ottelia acuminata(Gagnep.)Dandy var.ac
线粒体既是能量代谢的场所,也是产生活性氧的主要来源。线粒体功能障碍时,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ATP合成减少,同时活性氧产生增加,进一步加重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中存在的各
研究开发能源植物小桐子是云南省和国家的能源战略需求,干旱是影响小桐子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我们实验室研究表明干旱锻炼可显著提高小桐子幼苗的抗旱性。基于前期工作基础
无粘结相WC基硬质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抛光性,从而使其在精密模具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无粘结相WC基硬质合金在制备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无粘结相WC基硬质合金对含碳量的要求非常敏感,在烧结过程中会出现脱碳;由于没有粘结相,从而导致合金难以致密化。目前无粘结相WC基硬质合金的烧结多采用放电等离子、热等静压和真空热压等方式,但都存在设备昂贵,成本较高等问题。所以,本课题采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成为临床常见病、高发病,且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同时给国家医疗健康系统带来沉重负担。自1911年脊柱融合手术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融合方式和融合器械不断发展改进,疗效不断提高,融合手术逐渐发展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最主要的方式,但随着融合手术临床应用时间延长,病例数增加,问题随之出现,如:应力遮蔽、责任节段活动度丢失、内固定失败、邻近节段退变。脊柱非融
随着传统能源的短缺以及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太阳能和氢能具有储量大、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寻求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来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近年
本论文以西伯利亚鲟鱼硫酸软骨素粗提品为原料,采用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获得的硫酸软骨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硫酸软骨素经DEAE-Seph
“根本”作为一个兼类词,有较为复杂的句法和语义问题。因此,本文以现代汉语词汇“根本”为研究对象,根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与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调查,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语义语法为理论基础,结合传统语法、描写语法、认知语法等理论,运用定量与定性、描写与分析、语义提取与形式验证等研究方法,系统描写并正反验证形副兼类词“根本”的句法分布与词类组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