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不仅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当代国际政治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分析人权国际化进程时,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协调人权与国家主权关系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并没有将两者对立地看待,而是将两者放在国际法、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演进的历史视野下,以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互动相关性为主线展开论述。文章对人权与国家主权关系进行系统考察和深入研究,对于我国的人权理论建设、人权保护与更好地参与人权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基本理论。文章首先对中西方学者对人权概念的解析进行梳理,进而分析人权道德、法律、政治、经济和社会属性等多重属性。其次解析国家主权的基本概念,介绍国家主权及其发展,近代主权国家是与国际法相伴出现的。国家主权具有两重性,即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同时分析蕴含其中的价值理念。最后,通过对人权与国家主权的缘起过程、基本属性和蕴含的价值理念的理解概括出两者的逻辑相关性。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人权国际化进程对国家主权的影响。首先分析人权国际化的基本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历史进程。进而阐述人权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人权国家化进程经历了早期萌芽、20世纪以前的有限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权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以及战后的人权国际化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四个阶段。随着人权国际化进程的深化,超越国家的人权保障实践日益增多,其中既有促进人权发展客观要求的活动,也有来自于一些大国或强国利用自身强势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有意识地借人权问题侵蚀别国主权的行为,从而给传统国家主权带来了影响和挑战。第三部分对人权国际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展开论述。通过国际人权法的兴起和发展论证人权国际化是一种规范化进程,并从国际法的角度透视国际人权法的国家主权基础,国家主权原则仍然是人权国际化进程中不可超越的基本准则。第四部分阐述当代世界对人权与国家主权的挑战。当代世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受到了影响,面对当代世界的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所体现出的理论的复杂性和实践中的偏差,文章从新干涉主义对人权国际化进程的扭曲、国际恐怖主义对人权与国家主权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权的机遇与侵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主权问题。从近代中国人权观念入手,论述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归纳和总结长期以来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化进程的基本政策立场,进而对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化进程和主权维护提出战略思考。面对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能否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权国际化进程的顺利与否。在对待人权和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认清人权与国家主权的相关互动性,一方面反对西方学者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人权至上论,反对将人权与国家主权孤立地、对立地看待;另一方面在人权保护领域,要在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开展广泛的人权对话,加强人权保护的国际合作,以实现《联合国宪章》及各项人权公约对人权保护所规定的目标,实现全球范围真正的人权保护。国际社会只有在现有国际人权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各国之间依靠充分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人权才可能在国际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