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金牛属(Ardisia)在传统分类系统中隶属于紫金牛科,在最新的系统发育系统中隶属于报春花科。全属大约有400-5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中国,紫金牛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大多数地区,在西南地区种类最多。长期以来,紫金牛属的分类学存在较大的变动,许多学者对其属下分类系统提出过不同见解,部分种类的系统位置一直不明确。在中国同样有类似的现象,由于过去的分类学工作中存在模式标本的缺乏、描述不详细的原因,许多中国境内的紫金牛属植物被错误鉴定,或者种与种之间的界限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标本室工作、文献考证与野外考察,尽量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修订方案。泛喜马拉雅地区也称喜马拉雅及其邻近地区,是一个自然的植物地理单元,其范围包括我国西藏、四川、云南靠近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的部分区域,也包括印度、缅甸、不丹、尼泊尔等周边国家的部分或全部领土。截至目前,泛喜马拉雅地区的紫金牛属植物还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的分类学修订工作,部分物种也存在分类鉴定的问题,此次研究将填补泛喜马拉雅地区紫金牛属植物统计工作的空白。综合各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信息,在野外考察和标本考证的基础上,本次研究对中国及泛喜马拉雅地区的紫金牛属植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修订,澄清了一些种在过去模糊混淆的认识,从而对中国及泛喜马拉雅地区的紫金牛属植物有了更深一步的掌握和理解。本次修订共承认中国及泛喜马拉雅范围内的紫金牛属植物共有74种5变种1亚种,其中泛喜马拉雅地区范围共有11种,中国范围共有70种5变种1亚种。修订中确认了中国紫金牛属的一个新记录种大果紫金牛A.macrocarpa Wall.,并对包括该种在内的5种过去缺乏中文资料的泛喜马拉雅地区的紫金牛属植物进行了中文拟名与形态描述。修订中还对兰屿紫金牛A.elliptica Thunb、走马胎A.gigantifolia Stapf和粗茎紫金牛A.dasyrhizomatica C.Y.Wu&C.Chen等三个物种的拉丁学名进行了修正,分别修订为A.kotoensis Hayata、A.kteniophylla A.DC.以及A.gigantifolia Stapf。修订中还恢复了包括高士佛紫金牛A.kusukusensis Hayata在内的7个种或变种的级别,同时归并了包括保亭紫金牛A.baotingensis C.M.Hu在内的一些学名。本次修订提出了紫金牛属下的一个新亚属啮蚀齿亚属Subgen.Odontophylla(Yang)Huang,包括啮齿紫金牛A.odontophylla Wall.ex A.DC.等11种中国及泛喜马拉雅地区的紫金牛属物种。修订中同时制作了新的分亚属检索表与分种检索表。本论文的部分结果即泛喜马拉雅地区紫金牛属的分类修订将成为泛喜马拉雅植物志初步研究成果。尽管取得一些初步成果,但对于紫金牛属依然有本次研究没能解决的问题。更多的实验与考证还需要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