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一生创作颇丰,其中尤以长篇小说成就最高。他的小说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家庭,在他的作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某些作品就是直接或间接围绕家庭而展开的,是家庭意义上的拓展。他在小说中给读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家庭世界,也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生。家庭,在作家的笔下,不仅是道德的承载者,社会的批判者,同时也是心灵的捍卫者。透过家庭这个视角,几乎可以窥见狄更斯艺术创作的大部分价值和特色。 鉴于以往研究之不足,本文选取狄更斯长篇小说中的家庭世界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发,对作品中纷繁复杂的家庭作了大致梳理,将其分为三种主要的家庭类型:“契合型”、“功利型”和“多元型”。“契合型”家庭突出家庭温暖、欢乐与和谐,“功利型”家庭重在表现其冷漠、沉闷和凑合的特征,而“多元型”家庭则往往徘徊在前面二者之间,强调他们之间转化、多变的特点,是对其多种家庭形态的概括。透过对这几种主要家庭世界的描写和分析,进一步归纳概括出作品中的家庭道德思想,包括:强调仁爱是幸福家庭的本质所在,以仁爱为纽带,以感情为基础是幸福家庭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而与之相对的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所带来的情感匮乏则是其不幸福家庭的祸根;教育是狄更斯作品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家庭教育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它是家庭健康的“良药”;和谐家庭的保障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支持和尊重,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时的道德观念,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中男性在家庭中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形态的某种程度的疏离,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作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脆弱。此外,宽恕、勤勉、节俭和女性的温柔、善持家务等也是幸福之家的必要条件。综合来看,狄更斯作品中的家庭幸福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则是由个人的自律性和生活习惯、方式所决定的。这种家庭道德思想有其积极进步的地方,同时也存在局限性,是瑕瑜并存的统一体。 追究狄更斯作品中家庭道德思想的来源,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首先,个人的生活体验对狄更斯家庭道德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他有过一段隐痛的童年记忆,经历过青年时期失恋的痛苦。父母对他的疏忽、个人精神的失落和后来婚姻生活的不如意,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昭示着狄更斯没有得到一个他梦想中的温暖的家般的关怀,或者说他没有找到真正的家的感觉。正是这种缺憾和不圆满,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