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效需求视角对新农保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山东、山西、内蒙古各一村为例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有效需求视角对山东、山西、内蒙古三省(区)各一个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因素,并且对三个调查地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的有效需求是指农民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并且有缴费能力。本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依据,采取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运用结构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展开分析研究。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并明确了有效需求的具体视角。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指出本文引用的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罗尔斯的正义论。其次,对国内外养老保险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第三章,研究设计。提出研究假设,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思路,并界定了农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需求这三个核心概念。第四章,研究内容。介绍了调查地所在市新农保的实施状况,描述了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第五章,研究内容分析。第六章,结论与思考。在总结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新农保实施的政策与措施。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以农民对新农保的有效需求(包括参保意愿和缴费能力两个方面)为视角,在此基础上,对山东、山西、内蒙古三省(区)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进行比较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农民新农保有效需求的一些列措施,增加了本文的有效性和说服力。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迫切需要适应农村形势、根据农民的参保意愿和实际缴费能力,为农民提供更多层次的参保选择方式,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其他文献
慈善事业--曾经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如今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中华民族素有积德行善的传统美德,九十年代以来,慈善事业及慈善组织在中国大陆重新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也日益改善,城市化的发展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一些居民的生活也受到负面影响,作为满
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对于世世代代以畜牧为生的游牧民族来说草场的大片流失,土地的可用率逐年下降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内蒙古可利用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技能型人才的剐需,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快速的发展。职业院校学生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青少
本研究所指的公共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多层次、多阶段、多内涵的概念,它既包括那些由艺术家创作的、具有美化环境作用的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也包括由艺术家和公众及委托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作为旅游消费重要内容的旅游纪念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本文综合运用旅游人类学及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劳动控制一直是劳工研究的主要议题,在国内劳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厂,建筑行业的涉及较少,并且往往集中在某一单一层面的解释。借鉴劳动过程理论的宏观结构性分析视野,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