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交替-盐溶液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工混凝土所处的服役环境十分恶劣和复杂,其中由可溶性盐溶液侵蚀引起的耐久性问题是海工混凝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预测混凝土的服役寿命,是目前研究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处于潮差区和浪溅区的混凝土结构往往受到往复的干湿交替作用,加剧了盐溶液对混凝土的侵蚀。本文针对处于潮差区和浪溅区的海工混凝土结构,研究了干湿交替-盐溶液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过程和机理,并探讨了干湿交替作用下氯离子的传输规律和模型,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寿命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以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来表征混凝土的损伤劣化程度,研究了干湿交替-盐溶液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和氯盐、硫酸盐复合盐溶液作用下,混凝土的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分为先增加后下降两个阶段,而相对动弹性模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分为快速下降段、增加段、缓慢下降段、快速回升段、下降段共5个阶段;提高干湿循环干燥过程的温度和增大干湿时间比都能显著加速混凝土的损伤;降低水灰比或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都能提高混凝土抗复合盐溶液侵蚀能力;氯盐的存在缓解了硫酸盐对混凝土的损伤程度,但复合溶液中,较高浓度的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慢于较低浓度的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  本文以氯离子含量为测试指标,研究了干湿交替和氯盐、硫酸盐复合盐溶液作用下氯离子一维传输过程和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自由氯离子浓度和总氯离子浓度都随混凝土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侵蚀龄期的增加而增加,且自由氯离子浓度和总氯离子浓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干湿交替能显著加速氯离子向混凝土中的迁移;降低水灰比或加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能大大降低混凝土中的自由氯离子浓度、提高氯离子结合能力;溶液中氯离子浓度越高,则混凝土中的自由氯离子浓度越高、氯离子结合能力越高大,而硫酸盐的存在降低了混凝土中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和氯离子结合能力。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干湿交替作用下氯离子传输机理,建立了干湿交替作用下简化了的氯离子传输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  此外,本文还利用X-CT、SEM、XRD和TG/DSC一系列测试技术,研究了氯盐、硫酸盐复合盐溶液侵蚀下水泥浆体的微结构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侵蚀龄期的增加,水泥浆体的孔隙率不断降低,内部裂纹不断增加扩展,干湿交替加速了水泥浆体破坏的速度;较大的水灰比增加了水泥浆体的孔隙率;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细化了水泥浆体的孔径,减少了孔的数量,降低了孔隙率,此外还提高了Friedel盐的量,降低了氢氧化钙的量,从而提高了抗复合盐溶液侵蚀的能力;氯盐和硫酸盐对水泥浆体的腐蚀作用相互抑制,复合溶液对水泥浆体的腐蚀慢于单一盐溶液对水泥浆体的腐蚀。
其他文献
镁粉与醇反应制备得到粒子形态好的烷氧基镁颗粒,用其作为载体与过渡金属卤化物反应能制备得到高催化活性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相对于MgCl2载体,Mg(OR)2载体制备工艺简单,而且可以对载体的颗粒大小进行控制。本工作采用镁粉与乙醇反应,制备Mg(OEt)2载体,载体与TiCl4反应制备乙烯高效Ziegler-Natta催化剂。系统讨论了载体制备基本条件、分散剂和SiC14对载体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催化剂的
该研究通过对土壤及野生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对部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同时筛选出了几种对镉(Cd)、铅(Pb)有富积甚至超积累作用的野生植物种;并通过室内试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家庭坚韧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2017年8月至11月住院的白血病患儿及其照顾者。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家庭坚韧性量表(FHI)、父母应对方式量表(CHIP)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2份。白血病患儿家庭坚韧性得分为(3.29±0.43)分,其中责任得分为(3.32±0.45)分
本工作采用改进的Staudenmai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后,运用两种方法分别制备了聚己二酸乙二醇酯/氧化石墨烯(PEA/GO)二元复合材料及聚乳酸/聚己二酸乙二醇酯/氧化石墨烯(PLLA/PEA/GO)三元复合材料,并利用静态拉伸仪、扫描隧道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仪(TGA)等一系列表征手段研究了PEA二元及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等的变化规律。在第一部分工作中,一系列低含量
在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的设备中,进行了金刚石膜的沉积实验.实验室灯丝采用的是钨丝,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来选择不同直径的灯丝进行沉积实验.灯丝与基台间的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对采用注浆成型法制得的ZnO导电陶瓷体进行了部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测试.探讨了AlO、CrO、FeO、LaO等添加剂对ZnO陶瓷性能的影响.在骨料堆积法中引入凝胶注模成型法成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