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注高等支那时文读本》(以下简称《时文读本》)是清末民初时期日本汉语教育家大野德孝编写的一部汉语时文教科书。《时文读本》是一部可以用来研究清代公文术语、程式结构的珍贵文献,同时对今天的对外汉语应用文教学也很有启发,但目前学界对《时文读本》的关注不多。本研究以《时文读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语料库技术,使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这部教材的公文术语、程式结构、词汇进行多角度的统计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时文读本》是一本适合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学习时文的教科书,对今天的应用文教学,特别是公文领域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对《时文读本》所处的《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江户明治编)》(以下简称《汇刊》)第五卷中的261篇公文做了整体研究,包括考察公文文种、公文词语的形成与演变等。本文共分七个章节,除第一章绪论和第七章结语外,其他五章为论文主体,其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二章:参考古代文体学的观点,找出本研究中公文的种类,划分了公文类别、公文术语类别,明确了公文程式的概念。第三章:考察《时文读本》中的6篇上行文,上行文的文种全部为奏疏,提取出21个术语,总结出奏疏的程式结构,并重点考察了奏疏的节选原则,发现其遵循应用文教学的规则,即教会学习者固定的词汇、结构。第四章:考察《时文读本》中的24篇平行文,平行文的文种全部为外交文书,提取出52个术语,总结出外交文书的程式结构,并重点考察了外交文书的称谓语、引叙语等层次结构用语,从语言学的角度为历史学上的“清国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走上了近代化外交的道路”这一观点提供了佐证。第五章:考察《时文读本》中的32篇下行文,包括9篇诏令,23篇告示,提取出77个术语。下行文文种的选择体现了实用性。第六章:考察了《时文读本》的词汇使用状况,通过与《公文成语》的对比可以看出《时文读本》对六部习语的收录侧重在吏部,通过与《官话萃珍》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清末民初时期,口语与书面语的距离是非常大的。我们还考察了《汇刊》第五卷公文词语的形成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