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视角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的民族势力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时期,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和推进民族建设的重要使命,面对国内外各种民族势力的割据和西方“分化”、“西化”思想的影响,理清民族定义及血缘民族与“中华民族”这一民族统一体间的认同关系,树立正确民族观念,对各民族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民族团结、国家稳定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视角,对民族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选取新疆大学在校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作出实证调研,对调查结果结合民族理论作出分析,对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此次调研调查问卷和采访提纲从民族理论涉及内容出发,结合国内外热点民族问题制定,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知、民族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对民族认同的认同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在发放问卷的同时随机选取对象进行采访,使获得的调研资料更为完整。综合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现状总体呈现积极的状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相较于以往此类调查显现出更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更活跃的行为方式,对民族文化兴趣浓厚、对民族的自豪感强、民族活动的参与意识强,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民族认同教育的开展和民族认同意识的提升。但此次调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民族理论的认识不够到位,对民族概念、民族信仰的认识不清,对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防范意识不强等。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教育应结合这些特点针对薄弱环节展开。   对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教育要重视对现有学校的教育资源的运用,加强民族理论的灌输,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造民族交往条件,紧跟国际、国内形式,深入理论分析,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全方位的进行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教育,真正把理论内化到学生的行为方式当中,使当代大学生产生高度的民族认同意识。本文所提出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建议,以完整的调研数据为基础,结合科学理论完成,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和学界具有普遍性启示。
其他文献
网络团购的作为一种崭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以其依托网络的便捷性和巨大的价格优势,日渐成为主流的网络购物方式,作为“合同之王”的买卖合同也逐渐从现实物理空间转向网络空间。网
现今的素质教育内容大多是对人文精神的宣扬与传授。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根源,而且自身的价值体系也独一无二,所以,在对人类其它优秀文明进行吸收的同时,不能摒
伴随着上世纪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非营利组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弱势群体、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管理混乱、腐败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