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目前正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其中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本论文研究的重要经济背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方式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在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渠道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推进,市场利率调控的多元化,利率对于经济的影响与之前传统经济学理论中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呢?又是如何通过影响传到渠道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呢?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的最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围绕以上几个问题展开讨论。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文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有效性可以用经济增长来衡量,衡量标准即为利率对经济冲击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二种观点认为,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主要通过检验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渠道是否通畅来进行判定;第三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并不唯一,应当根据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来判断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能够促进货币政策有效性。其次,本文从基础理论角度下,阐述了传统凯恩斯理论和新凯恩斯理论中,利率市场化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和微观基础。在传导途径中,利率市场化主要通过对于三种传导机制的影响来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即为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和汇率传导机制,进而在经验数据和计量分析中得出来的结论和指导建议。再次,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础上,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币供给量和贷款利率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现状与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得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三个主要阶段等结论。通过利用新凯恩斯模型理论,阐述了利率变动对于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的机制,然后采取了1996-2015年二十年的季度数据作为经济变量,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关系的进一步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的方法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和具体影响的程度。最后,经过以上理论和实证数据分析,我们得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确实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利率变动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经济变量的贡献率等相关结论,结合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对于接下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能更有效的影响宏观经济以及防范所带来的利率风险等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其他文献
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的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
分析了浙江省茭白叶综合利用的4 个成功案例——茭白叶作为有机肥料、工艺品、青贮饲料和食用菌栽培 基料,为浙江省茭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公共利益是人类群体生活的规范目标,公共利益的实现必须依靠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但公共政策并不必然服务于公共利益,甚至有背离公共利益的可能,为了约束行政官员的行为,使公共政
舞台美术设计是综合性的有限制性的是空间艺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需要舞台美术的所有组成部分做到服从整体、着眼大局.舞台美术中的各个元素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舞
“眼见”真的“为实”吗?在丰富多彩的空间图形面前,我们的眼睛却常常说起了“谎”.不信,你看看右侧的三角形,能发现其中的玄机吗?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如今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大任务,正在努力实践着第二大任
全球粮食危机推动了农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增长,跨国公司主要通过质量标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农产品出口、垄断世界高质量农产品市场来实现买方与卖方的双向垄断定价。发展中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过了几年的工作积淀,在2007年有三门本科课程一门高职高专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结合这几门课程几年中的工作积累,谈我校创建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