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十九世纪到现在,随着人类对资源的开采能力不断增强,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从最开始的地方性环境破坏到如今已经蔓延成为全球性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之前的同生共存走向了如今的异化对立,生态危机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已经是岌岌可危的态势,人与自然的畸变关系、人类应该如何自处等问题成为了学者们热议的话题,论文试图对恩格斯经典著作进行梳理,并且依托经典文本概括出其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十九世纪到现在,随着人类对资源的开采能力不断增强,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从最开始的地方性环境破坏到如今已经蔓延成为全球性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之前的同生共存走向了如今的异化对立,生态危机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已经是岌岌可危的态势,人与自然的畸变关系、人类应该如何自处等问题成为了学者们热议的话题,论文试图对恩格斯经典著作进行梳理,并且依托经典文本概括出其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背景、形成脉络与核心要义,以时间为轴,探索和剖析人与自然之间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关系问题,揭示生态危机背后的本质原因,摸索两者和谐相处的未来路径,总结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现时代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个部分是论述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并且通过对经典著作的梳理,归纳出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线条。第三个部分是对主要内容的把握。论文以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为导引,将其内容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点:一、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可知,恩格斯从开始就把着力点放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如何处理和应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紧张关系、实现生态和谐成为了他研究的重心。人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物质所需,所以人类的成长离不开自然界的帮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使人与自然逐渐产生分化,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开始手脚分工、独立行走,并且猿脑逐步进化成人脑,于是人类拥有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从自然的母体中脱离出来建立了独立而完整的人类社会。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期,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资本的趋利属性日渐暴露,资本家为了积累尽可能多的财富,导致人类的劳动发生异化,由于资本主义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自然资源,对工人阶级进行压榨和剥削,忽视其生态权益的需求,造成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发生严重的异化。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遍及全球,其所附带的生态破坏问题也遍及世界的角落,严重扰乱了人类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为此我们必须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须得遵守客观规律,克服自我的盲目自大性,正确发挥人的能动性,实现人类的劳动实践符合自然和人类的双重需求。二、结合恩格斯在《乌培河谷的来信》《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经典著作中关于19世纪环境破坏的描述,揭示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之下,水体、空气、矿产等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底层的工人阶级生活和工作在阴暗、肮脏、狭窄的环境之中,身体和心理遭受着双层压迫,他们的生态权益被资本家抛诸脑后。这一切关于环境的破坏问题和对工人的剥削问题都终将导致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异化。三、探寻生态危机的出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崇尚利益至上,于是在资本的驱逐下致使人们无休止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成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产物,而为了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指出必须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的推翻与变革,用共产主义社会代替原来追名逐利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解,实现生态文明的回归。第四个部分是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阐明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于21世纪的深远意义。前人的智慧结晶为后人提供发展基础,恩格斯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成就为现时代形成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和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社会提供了深远的启迪意义。总之,面对如今冰川消融、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等全球性生态危机,我们仍需从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借鉴合理之处,以帮助人们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自身言行,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期许早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恢复绿色的生态环境,让地球处处开出美丽的花朵。
其他文献
微塑料和抗生素被认为是淡水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且逐年富集的两类污染物,已经成为近年来学者紧迫关切的环境问题。有关单一的微塑料和单一的抗生素对水生植物的影响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但是关于二者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对淡水水生植物和群落水平影响的研究却非常有限。研究微塑料和抗生素的联合污染物对淡水水生植物群落的影响,能为增强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测定植株总长(TL)、比叶面积(SLA)、分枝数
历史长河和当今现实发展情况表明,一个国家的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和民族的文明发展进程。农村党员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一直是制约农村全面发展的短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农村党员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改进农村党员精神风貌,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设美丽乡村。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阶段。转型期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农村党员思想道德产生了影响。加强农村党
植物在不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表型变化称为表型可塑性。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重要器官,叶片表型对于植物个体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和提高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对叶片表型的多态性及其适应性意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育后期或者成熟叶片上,很少有研究关注发育早期幼叶的表型可塑性与适应性。本研究以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叶片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发育过程中的表型变化,发现幼叶从
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力量的储备,是目前国家全面发展和当今社会共同进步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对于文化环境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高低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外在体现,因此,国家在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同时,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进步和文明,我们应该注重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环境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高低与其受到的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文化环境的好
王学文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践行者,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学界目前关于王学文的直接研究,现有的成果较少,呈现碎片化、不系统的特点。本文从历史角度和个体角度两个方面入手,以期能较为全面系统地考察和梳理王学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方面的成就和贡献。王学文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有客观历史背景和个人主体条件两方
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基本概念为逻辑起点,较为深入地对该平台的内涵、特点、发展过程、功能、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运用该平台进行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增强运用该平台进行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不仅能够夯实运用该平台进行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够增强运用该平台进行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本文以“学习强国”学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我国日益加剧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刺激下,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许涤新,以一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家的敏锐性和使命感,开始于深耕于生态经济学这一门新兴学科。作为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许涤新为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不仅积极倡议相关学术会议、奔走筹划相关组织,还深入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著书立说。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经历了改革开放早期的淬炼,体现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虫媒寄生虫病。目前全球每年约有2亿多人感染,造成60多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非洲。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s)治疗恶性疟原虫感染,疟疾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随着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在全球的广泛使用,全球多个地区已经发现青蒿素耐受的恶性疟原虫株。2014年,有研究发现恶性疟原虫k13(Plasmodium falciparu
国家安全是国家外无威胁内无混乱长治久安的状态,当前,伴随世界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幻,我国目前面临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危险环伺在我国周围,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有利于保障人民安全和利益不受威胁。国际上利益纷争不断,许多国家不仅在外部对我国进行侵扰,还试图从内部对我国进行渗透、挑唆,企图对我国实行分裂,干扰我国的正常秩序,阻碍我国发展,国内外环境如此严苛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无产阶级的先进理论、科学信仰、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大学生是推进我国事业持续向前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已经步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更为复杂,同时伴随移动互联发展、信息交互更为便利,比以往时候都更加开放和融合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各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开展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