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调控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nv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引发创伤的因素有增无减,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创伤早期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创伤后SIRS的发生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是创伤病理发展与转归的关键环节。实施早期有效调控救治,防止早期伤亡,为后续治疗和组织修复创造条件,成为创伤医学的首要任务。前期的动物实验发现,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block SB)能有效调控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阻止其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发展的进程,显著降低烧伤小鼠的死亡率。据此我们推测,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将对创伤后早期应激性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对严重创伤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治疗,观察其在严重创伤早期对生命体征和SIRS主要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SGB对严重创伤早期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为创伤救治提供新的途径。虽然SGB在临床应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应用日益广泛,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是SGB在严重创伤的临床应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分两步进行:第一部分是对创伤患者用短效的利多卡因行SGB治疗,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和并发症,评估SGB的安全性;第二部分:用长效的罗哌卡因对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行SGB治疗,观察SGB对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和抗炎因子IL-4、IL-10的影响,分析探讨SGB对严重创伤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研究内容:一、随机纳入西南医院创伤病房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0例(男女不限,年龄20~60岁,既住体健,伤后12小时内,无急诊手术指征),研究分两部分进行:1、2008年11月~2009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进行先期安全性研究;2、2009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的合符纳入标准的30例进行SGB对炎症因子调控影响的研究。本研究经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审批通过,每例均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并签字。二、SGB安全性探讨:3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18)与对照组(n=12)。治疗组在严密监护下分别用0.75%盐酸利多卡因行右侧星状神经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利多卡因,其它常规治疗不变。记录时相点为阻滞前、阻滞后10min、50 min。观察指标主要有: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RR),脉搏氧饱合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ABG)中的氧分压[alveola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CO2)]、和PH值三个参数,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三、SGB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严重创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15)与对照组(n=15);治疗组分别用0.75%罗哌卡因8ml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罗哌卡因,其它常规治疗不变;行三次SGB操作,分别间隔12小时。于首次SGB前、首次SGB后6小时、24小时及72小时抽血,用ELISA法,分别查血浆IL-1β、4、6、10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研究结果:1、SGB安全性探讨:治疗组HR在阻滞前为(115.9±10.5)/min,阻滞后10、50 min分别为(101.6±3.6)/min、(104±4.6)/min,阻滞前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创伤早期行SGB后,HR明显减慢;血气分析各参数值、呼吸频率和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阻滞前后无明显变化。无严重并发症出现。2、SGB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影响:发现IL-1β在SGB后24小时点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32.2461±13.5704,治疗组20.7531±6.2622,P<0.01);IL-6在SGB后72小时点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37.7060±89.1867,治疗组52.3733±56.4255,P<0.01),TNF-α在SGB后72小时点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3.2745±6.6430,治疗组8.0305±2.1969,P<0.01)。表明SGB对严重创伤早期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SGB对严重创伤早期抗炎因子IL-4、IL-10无明显影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1、右侧SGB对创伤患者早期循环影响显著,可使过快的心率减慢,对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结果无影响,表明严重创伤患者早期施行SGB调控治疗是安全的;2、SGB对严重创伤早期IL-1β、IL-6、TNF-α三种促炎因子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抗炎因子IL-4,IL-10的影响不明显。3、SGB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对创伤患者早期炎症反应具有有效调控作用,可望成为创伤早期救治的一个新途径。
其他文献
<正> 前言 回顾过去的15年当中,钢铁材料为了在许多领域中达到适应小型、轻量化和高功能化的目标,对其进行了高强度化研究。在
随着计算机、通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与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移动GIS就是当前发展形势下比较热门的技术之一,其中尤以离线式GIS,更是以其独有特性,备受关注。本
<正>《于漪全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32开精装本定价:1980元平装本定价:880元内容简介《于漪全集》是基础教育领域首部特级教师全集,收录了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自195
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最初是建立在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尤其是以大肠杆菌为受体表达外源蛋白,用植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思路出于偶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比利时PGS公司的科学家将
研究了一类具有双线性发生率的SIS传染病模型.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分别得到了该系统无病平衡点、地方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并进行了数值模拟。
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一种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可被污染物、微生物、食物和新陈代谢等提供的小分子活化。研究表明,AhR在许多免疫相关的细胞中表达,
脂肪酸值是稻谷品质判定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比对试验发现,样品的代表性、试样的粗细度、环境温度、称样量、提取时间、静置时间、滴定液浓度、滴定速度等因素,都会对其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