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快速老化模型小鼠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研究模型,在行为学和神经病理学方面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脑功能连接模式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1)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快速老化模型小鼠海马亚区功能连接的分布模式和变化模式,(2)随着疾病进展,快速老化模型小鼠海马亚区功能连接的变化规律,(3)结合行为学实验和蛋白含量检测,研究功能连接-行为、功能连接-蛋白之间的关系。本课题采集不同月龄(3-6、9-12、15-18月龄)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和其对照组抗快速老化模型小鼠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利用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得到两组小鼠左、右侧CA1亚区和左、右侧CA3/DG亚区的功能连接。首先对不同月龄的两组小鼠海马亚区功能连接分别进行组内单样本t检验,并对其分别进行单因素(月龄)方差分析,比较月龄分别对两组小鼠海马亚区功能连接的影响;对两组小鼠进行穿梭箱实验以及用ELISA试剂盒检测海马中与记忆相关蛋白的含量;并对同月龄的两组小鼠进行双因素(疾病×半球)方差分析,研究疾病和半球的交互效应。首先我们得到两组小鼠海马亚区功能连接随月龄变化的分布模式;然后我们发现在3-6月龄阶段,相对于对照组,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右侧CA3/DG亚区和前扣带回/前额叶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下降;随着月龄的增加,快速老化模型小鼠与其同龄的对照组右侧CA3/DG亚区和前扣带回/前额叶之间功能连接的差异逐渐缩小。月龄对对照组行为学指标、蛋白水平的影响极其显著,且对照组小鼠右侧CA3/DG亚区与前扣带回/前额叶之间的功能连接与行为学指标、蛋白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在快速老化模型小鼠上并不存在。综上本文首次发现了快速老化模型小鼠海马亚区功能连接模式的分布异常,以及其随疾病进展的变化规律,并将海马亚区功能连接与学习记忆行为实验和记忆相关蛋白结合,揭示两组小鼠功能连接与行为学指标、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不仅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进程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视角,而且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疾病进程监控提供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