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不多,因此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还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上,这种现状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必然以信用风险为主,信用风险管理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缺乏对信用风险的科学计量,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VaR方法为改善这种被动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思路和基础。VaR(ValueatRisk)的含义是“处于风险中的价值”或“在险价值”,是指在市场正常波动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的最大可能的损失。从较长时期和较大范围考察,贷款企业信用等级会发生转移从而使得贷款的风险价值服从某种概率分布(通常假定为正态分布)。这样就可以计算某一信用等级贷款的VaR。这种比较明确的风险掌握为进一步的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本文将J.P.Morgan信用风险度量法引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研究,选取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对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VaR进行计算,进而对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及应用VaR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提出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对今后VaR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普遍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