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容县杨梅和荸荠杨梅的种子以及东魁杨梅的茎尖、半木质化茎段和未木质化茎段作为试验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浓硫酸软化种皮的预处理时间、种子的不同消毒灭菌剂处理、不同茎段部位和不同防褐化措施对外植体离体培养的影响;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未木质化茎段直接诱导无菌芽、无菌苗的生根和移栽。试验结果如下:   1.浓硫酸(98%)对容县杨梅种子预处理4min和荸荠杨梅种子预处理5min,两个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均达到50%。   2.以0.1%HgC12灭菌处理容县杨梅种子和荸荠杨梅种子15min效果最好,容县杨梅种子污染率为25.0%,出芽率为58.33%;而荸荠杨梅种子污染率为29.17%,出芽率为50.00%。   3.容县杨梅种子无菌苗继代培养基以NAA0.1mg·L-1+6-BA1.5mg·L-1对芽的继代增殖效果最好,芽增殖倍数为3.1倍。   4.用0.1%HgC12对东魁杨梅茎段外植体灭菌处理时间为7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0%,诱导率达40%。   5.同一灭菌处理对茎尖、未木质化茎段和半木质化茎段3个部位灭菌效果不同。以半木质化效果好,污染率为30.00%,芽诱导率为36.67%。   6.6-BA1.5mg·L-1+NAA0.1mg·L-1+TDZ0.04mg·L-1的组合比KT1.5mg·L-1+NAA0.1mg·L-1+TDZ0.06mg·L-1组合对芽继代增殖诱导的效果较好,芽增殖倍数为3.86倍。   7.在2,4-D3.0mg·L-1的诱导条件下,东魁杨梅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明显高于茎段和叶片。   8.以活性炭1.2g·L-1+PVP 2.5g·L-1的组合比单因子活性炭或者PVP对东魁杨梅外植体防褐化效果较好,褐化率是25.0%,芽诱导率为45.31%。   9.1.5mg·L-1的IBA对无菌苗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59.8%,平均根数3.05条,平均根长2.3cm。   10.以泥炭土+菜园土(2:1)基质组合比较适合东魁杨梅无菌苗的移栽,其成活率达到84.4%。
其他文献
摘 要:201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突出考查阅读能力。学生答题失误常常反映在阅读方面;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迫切需要教研与实践。  关键词:中考;阅读能力;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8-0019-07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的前提,是观察、分析、思考等高层次能力的基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管理土壤的养分收支、调节土壤的理化平衡、清理土壤的有毒物质、辅助植物的养分吸收等发挥重要的作用。氮被认为是温带森林土
为了揭示不同强度火烧对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黑碳的影响,本文选取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重度、中度、轻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并以未火烧落叶松天然林为对
土壤养分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在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大气CO2浓度升高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和土壤对
本文以帽儿山和露水河两个试验点的27年生的红松种源试验林及帽儿山试验点采集的红松球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种源水平上研究了红松的生长、材性、生物量、含碳量及种实性状的
本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旱柳、馒头柳、垂柳、金丝柳及沙柳5种柳树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种群组成、多样性研究和内生真菌拮抗菌的筛选,结果表明:(1)从柳树各部位1197个样本中共
利用遥感影像及统计资料,借助于GIS技术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对章古台地区近21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樟子松固沙林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在21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