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消耗非常巨大。农产品价格稳定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调动农民发展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农产品价格过低会影响农民种植农产品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我国农产品安全;农产品价格过高,不仅会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农产品价格波动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内农产品价格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如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偏低、农民收入不稳定。我国在农产品定价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跟我国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缺陷有很大关系。我国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农业内部过度竞争、农产品流通体系成为农产品价格的制定者、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的冲击、蛛网效应对农产品市场产生影响、我国期货市场还不成熟、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业的弱质性和市场失灵等等。本文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现象出发,对中国农产品价格和经济增长有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重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使经济具有稳态增长路径,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技术进步为哈罗德中性的。本文提出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在稳态均衡增长时,该模型是一个同时具有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型。把经济部门划分为农业经济部门和非农业经济部门。通过引入世代交叠模型,针对这两个经济部门分别建立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并进行了均衡分析。(2)农产品价格是农产品市场的核心。农产品价格指数的误差存在条件异方差问题,还具有杠杆效应。通过应用GARCH系列模型对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进行研究,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具有“尖峰厚尾”,非对称性,波动聚集性以及零均值等特征。用EARCH模型发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存在非对称效应。当市场出现“利好消息”的时候,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而当市场出现“利空消息”的时候,其波动比较平稳。(3)本文运用VAR模型研究农产品价格、CPI和PPI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PIFPO的波动具有很强的惯性,当年的农产品生产价格增长对CPI和PPI都有很大的影响。PPI受前一年的GPIFPO影响比较小,但是受到前一年的自身波动影响比较大,受CPI影响比较大。CPI前一年的CPI影响比较大,受PPI影响比较大,但是受前一年的GPIFPO影响小。因果关系研究发现:PPI不是GPIFPO的原因,但变量GPIFPO是变量PPI; CPI不是GPIFPO的原因,但变量GPIFPO是CPI的原因。PPI是CPI的原因,CPI是PPI的原因。(4)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大局。本文采用ARMA模型,对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1979-2010)时间序列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表明,ARMA (5,1)模型是平稳的且是可逆的。在此基础上,以Eviews6.0软件为分析工具,对2011-2013的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GPIFP进行了短期预测。预测结果分别是112、102、108。采用ARMA模型进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分析与预测,能较好地反映其动态变化,对促进我国农产品价格市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中发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存在较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存在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GDP每增长1%,农产品价格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29%,长期波动弹性0.30%。另外研究表明当农产品价格指数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恢复到均衡状态的速度比较慢。(6)通过对1979-2010年中的农产品价格指数与GDP的统计数据进行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而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农产品价格与第一产业之间的价格双向传递不明显,而第二产业对农产品价格波动逆向传递比较明显;脉冲分析结果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和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冲击的反应都很灵敏,但是影响不明显。(7)在农产品定价上,形成农产品市场价格和政策价格并存的局面。但政府需要增强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调控。建立有效的农产品价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