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团队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委托与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根据“理性人假设”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目标函数是有所差异的,经营者利益和所有者利益的趋同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热点。在资本国家,股权激励很好的联系了公司高管团队利益与公司股东的利益。但是鉴于我国的国情、制度和环境有别于西方国家,通过高管团队持股能否为公司绩效提升带来积极的影响,在国内学者的研究探讨中,尚未形成定论,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必要性所在,本文试图通过从股权结构内生性的角度更加深入的研究高管团队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绩效,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建议。  本文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股改基本完成后的上市公司2008-2012年报数据分析高管团队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均值检验方法分析,本文证实高管团队持股的公司绩效明显高于无高管团队持股的公司绩效;从公司性质和股权制衡角度研究,本文认为非国有公司的综合绩效P要优于国有公司,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呈现显著正影响;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公司综合绩效P作为因变量,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作为自变量,运用SPSS软件对高管团队持股与公司绩效分别进行一阶回归分析,并联立回归方程进行二阶回归分析,得出本文的实证结论。高管团队持股与公司绩效呈现非线性关系,当高管团队持股比例较低时,其对公司绩效是负影响,当其处于中间区间时,其对公司绩效为正影响;随着高管团队持股比例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对公司绩效产生负影响。最后本文将内生性问题纳入本人的研究当中,以衡量公司综合绩效P作为自变量,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作为因变量,得出的结论是公司绩效影响高管团队持股,即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内生于公司绩效。结合本文的实证结果,本文建议公司性质为非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积极的股权激励政策,提高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有效的提高公司绩效。
其他文献
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有机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及平衡两者的比例,达到有效教学是许多高校教师一直在探究
近几年,受益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媒体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分野也日趋明显。媒体在经济领域所发挥的信息披露和监督作用对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已受到理论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媒体的治理效应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逐步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资本的“新宠”。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跨度很大,因而发展热度不均衡的问题也比较
2006年我国引入了“特殊普通合伙”,这种组织形式减轻了普通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的无限责任,但又不会像有限责任公司那样仅承担有限责任,这使得特殊普通合伙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跃居成为世界集装箱航运大国,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受全球贸易增长大幅减缓影响,我国集装箱航运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方面,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迟迟得不到扭转,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航运企业又深受恶性价格竞争的严重威胁,企业利润不断受到蚕食。作为国内集装箱运输企业之一的C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如何“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