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对策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i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作为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社会保障项目——各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困境。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恰当的解决对策,不仅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无法平稳运行,而且将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现状促使各国不断地探索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中,通过运用财政政策来改变现行低效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国际社会已成为一个基本趋势。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时间不长,存在的问题较多,尚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养老保险问题。因此,本文将以基本养老保险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并力求跟踪和借鉴国际上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政政策研究的最新理论及实践成果,就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财政角度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四章,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概述。本章首先从基本养老保险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理论的演变分析,阐明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系及其固有特征。同时,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了简要回顾。通过本章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践情况的介绍,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运行轨迹,并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财政分配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本章首先分析了政府介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因和手段,并详细论述了财政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吸收其在财政管理方面的经验,本章对其制度模式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可以借鉴的启示:第一、各国政府财政部门积极参与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管理。第二、以缴税制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更能体现公平与效率。第三、将养老保险基金纳入预算管理以体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体水平。第四、建立财政补助制度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的不足。第五、重视财政监管以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本章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旨在说明财政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借鉴西方国家财政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及财政政策选择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财政定位。本章立足我国国情,运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与发展目标和理想模式的要求相比,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指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率低、部分地方收不抵支的基金状况,以及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和养老保险国际化的趋势对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集中表现为现在和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财政介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应承担的职责,强调应从筹集、分配、提供、监管资金的角度发挥财政对完善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职能作用。通过以上的具体分析,为后文提出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对策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第四章: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对策研究。本章综合以上对基本养老保险的理论与实践分析,特别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立足国情,并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对策建议。第一、开征社会保障税。主要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问题。第二、编制社会保障预算。主要基于规范政府收支,增强调控能力的现实需要。第三、建立财政保障制度。增加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重要途径。第四、健全财政监管体系。主要是为了保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定与高效。本章是全文的重点,每项对策建议的提出都是围绕其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性来进行制度设计和构想的。 需要强调的是,养老金制度改革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从财政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有助于解决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有助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与完善。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16-02  本文就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实施策略及教学评价作初步探讨。  一、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法指
通常来说,问题银行主要具备的特征包括存在缺乏流动性、缺乏资本清偿能力、资本充足率不足、资不抵债等问题,在困境中无法实现自救,甚至面临着破产危机等。而如果不能及时采取适
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海外并购和海外投资迅速发展,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亚洲范围内的海外经营在这其中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