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紧密。在区域间谋求共同发展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逐渐产生。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多个相邻地区共同提供的同一类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数量得到有效保障以及对提供效率进行评估。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地区间的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不同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存在差异。地方政府间较大的财力差距,无法保证区域间共享类公共服务在多区域内相对均衡地供给。为解决此问题,中央提出了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均衡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以保证区域间共享类公共服务能够得到充足的财力支持。本文分别从公共服务提供层次、区域发展战略、跨区域公共服务及财政资源配置四个方面对跨区域公共服务财政资源配置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基础论述,并重点对跨区域公共服务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梳理。然后,将跨区域公共服务与财政资源配置相结合,提出了跨区域公共服务财政资源配置的作用机理。在此理论基础上,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跨区域公共服务的典型代表,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对2007年至2015年间的交通运输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其次,对我国跨区域公共服务财政资源配置的状况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提出了财政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它们分别是:较大的初始禀赋差异导致了地区间发展速度差距过大、相邻省份间存在的财力差异不利于公共服务在地区间均衡提供、资源流向的单一性导致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增大、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导致区域发展差距过大。在参考借鉴了其他国家在相关方面治理的案例和经验后,提出了优化我国跨区域公共服务财政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