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外科手术是治疗椎管内疾病的首选方法。经众多学者的积极探索,一种新型的椎板切开方式--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被报道应用。该术式可避免对双侧椎旁肌肉及其附着点的损伤,能更为有效的保护脊柱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为满足临床实际应用的需要,本研究拟通过解剖学研究探讨腰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报道一例我科应用该术式治疗腰椎椎管内肿瘤的典型病例,进一步验证该入路的优势以及临床适用性。方法:选用自愿捐献的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9具,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24~68岁。所有标本在实验前均行X线检查排除脊柱畸形、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等。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具新鲜冰冻尸体标本随机分为8、10、12 mm组,每组3例,以相邻两腰椎为目标节段将新鲜冰冻标本的腰椎在体沿棘突后正中切开后,用专用椎板撑开器撑开模拟手术操作,记录手术完成率和脊膜缝合时间。同时,每个宽度组选取一具标本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腰椎CT扫描和三维重建,以观察撑开效果以及有无骨折发生。之后,依次将新鲜冰冻标本的腰椎在体逐个节段沿棘突后正中切开后用专用椎板撑开器撑开至8、10、12mm以测算解剖学参数,包括该手术入路的最大可视角度(∠COD)、椎管底壁最大暴露宽度(CD)和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S)。再对手术腰椎标本进行逐节段撑开直至发生骨折,观察并记录各椎体单元在过量撑开时的骨折位置和撑开距离,确认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安全范围。最后,报道一例我科应用该术式治疗腰椎椎管内肿瘤的典型病例,进一步验证该入路的优势以及临床适用性。结果:在手术模拟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椎板撑开宽度为8mm时,因操作受限,均未能完成手术操作。而当撑开宽度至10 mm和12 mm时,则可以顺利完成椎管内硬脊膜切开、缝合及马尾神经探查等操作;并且12 mm组较10 mm、8 mm组操作自由度更高。10mm、12mm组硬脊膜缝合所需时间分别为13.58 ± 3.40分钟和11.22±2.25分钟,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术前、术中、术后腰椎CT扫描和三维重建观察均未发现椎管骨性结构骨折及关节囊撕裂。同时,不同撑开宽度(8、10、12 mm)对应的可视角度(∠COD)、椎管底壁暴露宽度(CD)和横截面积增加值(△S)随着撑开宽度增大而增大,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腰椎标本逐个节段进行撑开直至发生骨折实验中,我们发现椎管骨性结构发生骨折的椎板撑开宽度为12.34~16.82 mm,平均为14.56± 1.73 mm。其中,椎弓根骨折、椎板骨折、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68.89%(31/45)、26.67%(12/45)、4.44%(2/45),以椎弓根骨折发生率最高。报道一例因“腰痛伴右臀部疼痛半年余”腰椎神经鞘瘤患者,于我科行该手术入路治疗,术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预后良好,无畸形、异常活动等并发症发生;随访CT检查示术区椎板骨缝逐趋于愈合。结论:采用腰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实施腰椎椎管内手术,具有一定可行性及有效性;椎板撑开宽度10~12 mm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工作距离,导致骨折的撑开宽度为12.34~16.82mm,可视为该术式安全性的一个参考距离。
其他文献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伴侣动物的需求与日俱增,导致国内各式各样的宠物广泛普及。物质水平的丰富同样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人群中呈逐渐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在宠物中也有所体现,如宠物的肥胖、糖尿病、痛风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但目前针对动物痛风的研究较多,而高尿酸血症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实验以高尿酸血症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高尿酸血症中的关键基因,并试图
禽呼肠孤病毒(Avianreovirus,ARV)感染能引起鸡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生长发育不良。近年来,在我国江苏、山东和福建等地的养殖场中频频发现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细胞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是细胞为维持内质网稳态而启动的一系列补偿调节机制,包含三条经典途径,分别为ATF6、PERK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是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不仅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还能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有关哺乳动物TNF-α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功能以及检测手段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对于禽类TNF-α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直到最近,鸡TNF-α(chTNF-α)的基因才
第1章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分型与肠镜及血清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程度,外周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三种血液指标、疾病严重程度、中医证型和肠镜的相关性。方法:搜集血样共52例,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参考改良Mayo评分,分为: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以及重度活动期共计三组。结合肠镜结果,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共计三组
第一部分PCSK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脂类指标的相关性评价背景和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一组由多种病理机制所致脑功能障碍的复杂疾病,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大多数,首要的致病机制为血脂异常升高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可通过促进肝脏
生命需要教育来认知,教育是确保生命得以完整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大多是源自人本身,其中像轻视生命,危害生命的现象屡屡不绝,并且这种症状已经不受年龄群体所限制,普遍出现在各种人群当中,每个群体阶段的原因各有异同,本文将重点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进行分析,这一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
化学是一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积极作用的学科。高中也是我国培养化学类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化学学科思维方式,以更加创新的理念应用到化学建设上。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随之对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学校的化学老师进行了采访,以了解教师在课堂上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脐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表达,探讨脐血TNF-α MIP-1α与NRDS的关系,以期早期评估病情,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方法1.选取2020年05月至2021年0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并在出生后2小时内转入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72例,其中实验组(NRDS组)42例
本实验室前期以火鸡疱疹病毒(Herpesvirus of turkey,HVT)疫苗株(FC-126)为载体,构建了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主要保护性抗原HA蛋白的重组火鸡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rHVT-H9-HA。该疫苗既可以弥补常规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缺点,又可同时提供对马立克氏病和H9亚型禽流感的免疫保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我国农业转基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PCV)是严重危害生猪健康的重要病原,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两种病毒都具有多种基因亚型,开展针对这两种病毒的鉴别诊断与实时流行演化分析,对其有效防控有重要意义。1.2016-2019年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鉴别检测与流行演化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猪病之一。病原体PRRS病毒(PRRSV)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