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材至关重要,教材决定教学的基本内容,体现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本文选取修订本《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和《新标准韩国语》(金重燮主编,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出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和分类研究法对两套教材的编写理论、体例、课文、语音、生词、语法、练习等方面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修订本《汉语教程》主要以老师为中心,教材结构性和系统性较强,同时,注意到教材大量使用抽象的公式和专业的文字描述,过于拘泥语法体系的框框,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新标准韩国语》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材注重功能项目的讲练,实用性和趣味性强,大量使用图片和音频资料,生动直观,但教材结构性和系统性较差。 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为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意见,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1.在原则编写上:要突破以“结构为纲”的框框,应以以功能为主,并辅之以系统的语法点讲解; 2.在体例编写上:应设置听力导入,增加语言输入渠道,同时设置章节复习,提高记忆,减少遗忘; 3.在课文编写上:课文题目要尽可能体现多个语法点,充分发挥课文题目的作用,同时通过固定人物形象的设置,增加课文的连续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4.在语音编写上:应充分发挥图示和音频的作用,增加语音介绍,导入《汉语拼音方案》,把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教学结合起来; 5.在词汇编写上:应将词汇寓于功能项目的讲练中,增加生词释义模式,避免词性标注空白现象的出现; 6.在语法编写上:增加数学公式和图示描述语法结构,避免过多使用抽象的公式和专业的文字描述,实现语法解释简单化、明了化,同时注意语法难点的分散教学,均匀合理分布语法难点。 7.在练习编写上:应明确区分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在几个基本题型的基础上,适量增加新题型,让练习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8.《新标准韩国语》是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引进的、很多大学都在使用的、代表韩国语教学水平的经典教材系列,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模式,通过与国外院校和出版社的合作,出版针对不同国家版本的教材,增强教材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