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与市场经济存在着矛盾,制约着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城市的不利局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从而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源于乡土,内嵌于农村社会,与农民有着天然的交织,其在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农民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改变社会化小农不利的市场地位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吊诡的是其发展的结果却走向了一种分化,在合作形式、利益联结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呈现出与原有合作社本质性规定不一致的现象。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为什么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出现组织分化现象?隐藏在组织分化背后的行动逻辑是什么?与主体的行动理念之间有何关系?应该如何去认识这些问题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本研究以微观和中观层次的组织成员行为动机和组织行为作为问题核心,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分化的现象。本研究试图从宏观外部环境到微观个体行动,以行动者的行动理念和行动选择作为切入点,构建起从制度逻辑、主体行动逻辑到行动理念再到组织分化的基本分析框架,沿着“为什么分化——怎么分化——分化的结果”的逻辑线索去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分化背后的因果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重点从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表明本研究的问题方向。第二部分围绕本研究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学、社会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解释进行探讨,其中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社会学中的合法性机制和嵌入性机制,通过以上视角,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文献成果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后文的分析提供相关的借鉴依据。第三部分综合上文的相关研究基础,我们系统阐释了本研究的立场并对相关研究进行设计,首先,提出了本研究的中心观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化是规则策略化行动理念的结果,而规则策略化行动理念的形成又与制度环境软约束和主体多元化行动逻辑有关;其次,围绕该观点,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和三个研究假设命题,分别是:1.制度环境的软约束假设;2.主体行动逻辑的多元化假设;3.规则策略化的行动理念假设;最后,阐述选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确立相关研究方法。第四部分依据第一个假设命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嵌入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国家制度逻辑、市场竞争逻辑和社会关系网络逻辑共同构成了其行动情境,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结构力量,三种治理逻辑内在的对立性和有限一致性难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完全有效约束,从而得到了制度环境是一种软约束的初步结论。第五部分依据第二个假设命题,借鉴科尔曼的社会行动系统理论构建起以经济、政治、社会利益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想类型,在系统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主体利益动机基础上,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分析了其利益和利益关系结构,并利用结构性访谈的方法获取相关资料证实了普通农户、核心成员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至上、三种利益权衡、响应与回应的不同行动逻辑。第六部分依据第三个假设命题,在制度环境软约束的情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的行动者秉承不同的行动逻辑的共同结果是规则策略化行动理念的形成,普通农户“重实质利益轻形式”、核心成员“前台表演与后台运作”和地方政府“口惠而实难至”的行动理念导致了其分化,主要体现在合作形式多样化、利益联和利益分配情景化,从而形成了一个组织分化的机制解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