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疆域、领域的极大扩展促使其民族文化交融的空间愈加辽远,其范围已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北方",而且延伸到了中亚,甚至更远的波斯、阿拉伯地区,形成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多区域文化交融的壮美奇观,产生了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交融的第二个高潮。在诸民族文学蓬勃发展的潮流中,畏兀儿文学发展尤为迅速。元代是畏兀儿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在民族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时的畏兀儿艺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题材开拓、主题创新、人物塑造、艺术革新等方面都有深化、拓展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其内容极为丰富,无论是汉文作品,抑或回鹘语作品,均在我国艺术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来看,元代出现了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特有景观,即文学创作队伍的多民族化。本文首先就畏兀儿民族的源流展开论述,畏兀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本文中的畏兀儿主要是指元朝色目三十几个部族中的畏兀儿这一部族,与学术界广泛定义的"畏兀儿"民族有一定的区别;其次对畏兀儿部族中有名可考、有作品流传于世的二十四位文人的生平及作品进行了梳理考论,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此之前很少有学者对元代畏兀儿部族文人进行详细的梳理考论;第三部分则是对安藏等翻译家在元王朝统治时期做出的杰出贡献予以肯定,这一部分翻译家沟通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蒙古统治者与其他民族之间担任着桥梁作用,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四部分论述了以廉惇为代表的畏兀儿部族文人在汉文创作上的成就,具体将廉惇与偰氏家族中几位文人的诗歌进行了评述,从而肯定了他们的文学艺术成就;第五部分论述了贯云石与马九皋两位在元散曲领域取得极大成就的散曲家,他们的散曲不仅仅在元代散曲艺术上影响深远,更是推动了整个元代文学的发展;最后结语部分则是总结了元代畏兀儿部族文人的文学成就,肯定了他们在元代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其文学创作影响广泛,具有鲜明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较为契合地体现了时代特征与少数民族汉化的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