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毫米波平面阵列天线技术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米波由于其较宽的带宽、较高的空间分辨力、较小的尺寸易于小型化以及较强的穿透能力可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在通信、遥感、雷达和射电天文等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等现代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具有高增益、宽带、低剖面、多波束和高效率等性能的天线,成为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的研究热点。毫米波技术虽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拥有极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大气衰减和吸收的影响,其较大的路径损耗却不容忽视。因此,在现代通信系统的应用中,具有高增益特性的天线阵列是首要选择。此外,毫米波容易受外界干扰,且单个波束的覆盖范围较小,针对高数据率卫星通信技术、局部点对多点通信以及毫米波成像等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波束扫描能力的高增益微带阵列天线,由于其可以增强天线的抗干扰能力,扩大波束的覆盖范围,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传统的平面微带阵列天线馈电网络设计较复杂,插入损耗较大,同时也难以实现较宽的工作带宽。平面空馈阵列天线作为一种兼具微带阵列天线平面化、低成本和传统透镜天线高增益等特性的新型天线,具有馈电网络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易于与其他系统集成等优点,给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但是,平面空馈阵列天线普遍面临两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一个是较窄的增益带宽,一个是较高的剖面,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平面空馈阵列天线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此外,针对位置变化较快的移动目标,仅能接收相同线极化的电磁波信号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接收天线位置不敏感,且具有抗干扰特性,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圆极化空馈阵列天线,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从现代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对天线的高增益、宽增益带宽、波束扫描、低剖面和高效率等性能需求出发,围绕平面微带阵列天线及两大类平面空馈阵列天线,即反射阵列天线和透射阵列天线,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体内容概括如下:1.紧凑型多波束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研究:首次提出方形折叠4×8巴特勒矩阵的拓扑结构,利用基于SIW技术的跨层功分器,拓展了巴特勒矩阵的输出端口为八端口,并且大大缩短了巴特勒矩阵的纵向尺寸。在此基础上,利用缝隙耦合馈电的方法,将该4×8巴特勒矩阵作为微带贴片阵列天线的馈电网络,实现了具有高增益,结构紧凑和对称辐射特性的多波束天线。2.宽带低剖面平面空馈阵列天线研究:提出宽带且具有线性相位响应的空馈阵列天线单元,为实现宽带空馈阵列天线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提出具备极化扭转或极化选择功能的宽带空馈阵列天线单元,结合具有特定极化功能的极化转换器,实现了传播路径的折叠,降低了宽带空馈阵列天线的剖面。a)基于可调相极化扭转超表面的宽带低剖面毫米波反射阵列天线:利用超表面单元的宽带谐振特性,结合差分馈电的方式,提出一种宽带双极化超表面谐振单元和宽带极化选择性超表面谐振单元;分别利用其在宽带范围内双极化隔离度高的特性和极化选择特性,将其应用于折叠反射阵列天线中,设计新型的宽带折叠反射阵列天线单元。在此基础上,结合真延迟线做相位补偿,设计出具有较宽阻抗带宽和-1 d B增益带宽的阵列。相比传统的贴片型折叠反射阵列天线,该天线馈源与阵面之间的剖面降低一半,且-1 d B增益带宽由约5%提高到20.2%。b)基于线转圆极化转换器的宽带折叠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提出一种在线极化馈源的基础上,实现与传统线极化折叠反射阵列天线相同剖面的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的工作机理和天线架构。基于该天线架构,分别设计具备极化扭转功能的宽带反射阵列单元和具备极化选择特性的宽带线转圆极化转换器,将其应用于宽带低剖面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的设计中,并结合真延迟线做相位补偿,设计出新型宽带折叠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相比于其他低剖面圆极化天线,该天线具有较好的圆极化辐射性能,且获得23.1%的-2d B增益带宽和23%的3 d B轴比带宽。c)基于射线追踪原理的宽带多折叠毫米波透射阵列天线:提出基于超表面天线的宽带透射阵列天线单元,将其与缝隙耦合差分馈电的带状线相结合,在较宽的频段范围内,实现了较好的透射性能和超过360°的相位调节范围,以及线性的相位响应。将其应用于透射阵列天线的设计中,实现了宽带的透射阵列天线。此外,提出一种改进型透射阵列单元,其具有极化选择特性,对不同极化的入射波具有不同的反射和透射响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宽带极化扭转反射表面,利用射线追踪原理,设计出一种宽带低剖面的毫米波透射阵列天线,其在具有较宽的增益带宽的同时,剖面可以降低为传统透射阵列天线的三分之一。
其他文献
反应堆压力容器钢作为核岛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是核电站安全运营的基础,但长期的高温中子辐照会诱导材料硬化脆化,韧塑形降低,增加断裂的风险。因此,对辐照损伤机制进行系统且定量的分析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延长寿命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所用样品为基于工业反应堆压力钢的成分设计的Fe-Mn-Si模型合金钢,其中Mn和Si为反应堆压力容器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对模型合金进行Fe+离子辐照,设计不同的辐照
枪械射击时产生的强烈的噪声对射手及附近人员会造成一系列生理及心理上的危害,而在枪械膛口加装消音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弱武器射击时膛口气流的噪声,达到“消声”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消声器发展现状和应用于膛口噪声的数值计算发展方法的发展现状,早期关于消声器的研究多是对较为简单结构的理论计算,其中关于膛口消声器内部结构和消声器噪声场的数值研究还较为薄弱。为研究膛口噪声,本文介绍了膛口流场中初始流场的形成
用于ICF实验研究的巨型激光装置是人类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的光学工程,需要使用数千件超精密大口径光学元件,部分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对角线尺寸接近甚至超过了1米,称之为米量级光学元件,为确保这些光学元件的波面特性能够满足ICF装置的要求,需要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对其进行精密测量和重点控制,这对传统波面误差检测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ICF装置米量级光学元件波面误差精密检测工程应用为目标牵引,主要开展了如下工
人脸识别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公共安全、金融安全以及社交娱乐等领域。然而,在面对人脸图像存在伪装(墨镜、围巾和口罩等)时现有的技术很难取得理想的结果。并且伪装人脸图像同时也包含姿态、表情和年龄等变化。这进一步增加了伪装人脸识别的挑战。针对伪装人脸识别问题,本文从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设计和损失函数约束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特征的伪装人脸识别方法(DDFR)。该方法引入了
与在高温下进行的塑性加工相比,材料在冷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条件与新晶粒的演化机理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材料的加工性质、其相组成和变形方法对最终的晶粒尺寸和晶粒细化的动力学尚未得到详细的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等通道径角挤压、高压扭转和累积叠轧这些剧烈塑性变形工艺是非常复杂的且不能大批量制备,研究大应变冷变形的微观演变得尤为困难。但一些常规的加工方法(轧制和拉拔)也会在冷加工过程中产生比较大的应变,这些
社会性昆虫包括蚂蚁、白蚁、蜜蜂和黄蜂等,是世界上已知社会化程度最高的非人类生物体.社会性昆虫具有高度发达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组织体系,可以像有机体一样灵活地运作,表现出复杂的集体问题解决能力.研究社会性昆虫的集群行为不仅有助于生物学家更加全面、更为深刻地认识社会性昆虫集群行为的理论机制,而且其中一些技术也能够应用于理解人类社会.本文通过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研究了群体规模、代谢尺度和随机性对社会性昆虫群体
制冷技术在人类社会随处可见,如空调冷气的使用,生活中生鲜食品的保鲜,工业生产过程中对钢的低温处理,医药工业中保存疫苗、器官等。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制冷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也对臭氧层造成了极大地破坏作用。另外,我国提倡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并对制冷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要求规范,因此,对高效节能的新型制冷技术的研发
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材料,在显示、照明、光伏电池等领域大放异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CsPbI3钙钛矿纳米晶(NCs)因其理想的带隙、有效的光吸收和源自全无机成分的高热稳定性而受到发光二极管(LEDs),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PDs)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受限于其热不平衡诱导的亚稳态(黑相)到稳态(黄相)的相变问题,CsPbI3 NCs的低成本、大产率、简便易操作
作为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毒(即HIV)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全球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HIV在宿主内的感染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展现出多种实验现象。合理解释实验现象有助于人们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病毒的变化规律及实验现象的关键影响因素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针对HIV感染宿主时出现的实验现象,提出研究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病毒动力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
反应堆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RPV)钢是保证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屏障之一,研究合金元素在辐照过程中的行为对发展新一代RPV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简单的三元合金Fe-Ni-Si为研究对象,利用纳米压痕技术、三维原子探针技术(APT)、透射电镜(TEM),系统地研究了离子辐照条件下,辐照温度(RT、250℃、350℃)以及辐照剂量(0.1 dp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