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并且两者临床特点不同。现有研究多以欧美白种人为对象,而有关亚洲人群者较少。本研究拟回顾性比较我国男女性MS患者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13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MS患者94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61例;回顾性比较男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复发间隔时间、临床症状、MRI病灶位置、脑脊液IgG指数及脑脊液/血清白蛋白(Alb)比值(提示血脑屏障完整性)的差异。结果:MS的平均发病年龄以及RRMS患者的复发间隔时间无性别差异。女性患者感觉异常的发生率(82.0%)显著高于男性患者(60.6%)(χ2=5.139,P=0.023),更常出现感觉减退(80.3%v.s60.6%)(x2=4.267,P=0.039)和疼痛(27.9%v.s9.1%)(χ2=4.508,P=0.034),发生下肢瘫的风险也更高(68.9%v.s45.5%)(χ2=4.912,P=0.027)。男性患者MRI检查更多见小脑病灶(27.3%v.s13.1%),而女性患者出现中脑病灶的比率更高(21.3%v.s6.1%),差异均达边缘显著水平(χ2=2.898,P=0.089;χ2=3.714,P=0.054)。女性患者脊髓病变的发生率(63.9%)显著高于男性(33.3%)(χ2=8.054,P=0.005)。男女性患者的脑脊液IgG指数高低及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血脑屏障受损比率也无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的血清IgG含量(13.58±4.74g/L)显著高于男性患者(10.87±3.13g/L)(t=2.614,P=0.011)。结论:我国MS临床特点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更常出现感觉异常和下肢瘫,颈髓病变发生率更高,女性患者还倾向于更易发生中脑病灶,而男性患者倾向于更易发生小脑病变;女性患者的血清IgG含量高于男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