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青年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注射D-半乳糖制备小鼠急性致衰老模型,对模型小鼠加以运动训练,观察运动对模型组小鼠的衰老状态的改善情况,并证明适量运动可促进急性致衰小鼠SVZ相关区域的神经发生。 方法:选取1月龄雄性昆明小鼠40只,体重在20-25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是对照组,对照运动组(对运组),模型组和模型运动组(模运组)。模运组小鼠每天注射D-半乳糖125mg/kg,连续8周,使其急性致衰。对运组和模运组小鼠每天进行适量强度的跑步运动,连续运动8周。打药和运动同步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待给药及运动因素结束后,小鼠于迷宫实验室环境下饲养1天,开始定位航行试验,通过小鼠的上台潜伏期考察小鼠学习能力,平台放入水迷宫4个象限中的一个,其相邻两个象限的中点和对侧象限边缘两个点(共4个)为小鼠入水点,依次从这四个点将小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视频采集系统跟踪并记录找到平台所需的时间和轨迹。5天后撤去平台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小鼠60s内跨越平台的次数来评判其记忆能力。组织切片制备及观察: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将输液针刺入小鼠左心室,同时剪开右心耳,用生理盐水冲洗,4%多聚甲醛灌注。取脑组织,制备石蜡切片,挑选SVZ相关区域(包括部分SVZ区和部分吻侧迁移流)的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以及Sox-2、Ki-67和DCX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⑴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各组定位巡航试验的潜伏期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短于模型组,模运组短于模型组,甚至短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短于模型组(P<0.05),对运组小鼠的定位巡航时间短于对照组小鼠(P<0.05)。模运组穿越平台次数多于模型组(P<0.05),对运组穿越平台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小鼠穿台次数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对运组皮质区神经细胞排列整齐,染色均匀,形态良好,而模型组和模运组细胞数量减少,有较多细胞出现核深染、核固缩现象。模型组和模运组的变性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运组变性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对运组变性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⑶Sox-2、Ki-67和DCX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计数 SVZ区相关区域的Sox-2、Ki-67和DCX阳性细胞数发现,模型组三组染色阳性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模运组三组染色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Ki-67和Sox-2阳性细胞数甚至高于正常组小鼠水平(P<0.05),对运组小鼠的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①注射D-半乳糖,可损伤神经细胞,引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SVZ相关区域新生神经细胞减少。②适量运动可改善由注射 D-半乳糖引起的学习记忆的损伤,促进其SVZ相关区域的神经发生。使各项指标趋于甚至优于正常水平。③适量运动可增强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其SVZ相关区域的神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