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综合课是培养综合语言能力的课程,课程从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几个方面展开。本文就是一篇以教材《成长之路》中的课文《谁发明了筷子》设计的教案。本文首先对综合课教学做了一个细致的研究了解,在本文的文献综述中,从综合课的性质、目的、原则、任务以及教学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梳理,认识到综合课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在初级综合课的文化教学方面,仍然有不同的意见以及态度,大多数学者对初级阶段能不能开展文化教学都持有反对的态度,主要是顾忌到初级阶段教的语言过于简单无文化可言,再就是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不具备介绍文化的条件,但本文容不仅仅涉及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涉及到了中国的传统餐桌礼仪,而在实际的留学生活中,中国的传统餐桌礼仪是非常有必要普及的,所以在本篇的教学设计当中,笔者将中国的传统餐桌礼仪也作为了这次综合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第二章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分别从课型、教材、教学对象、教学目标以及运用的教学法和具体的教学步骤来设计教学,运用了多种教学法将生词、课文、语法等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讲授,综合课的全面教学,不仅仅是言语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文化内涵的普及,让学生能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实现一个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氛围,语言教学的目的无非是让学习者掌握好一门目的语,能够自主运用目的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而在这种交际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了跨文化,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交际能力应当是首要目标。所以笔者对综合课做了如下反思:首先是要重视文化教学的实用性、阶段性和针对性,再者对教师的文化意识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包括笔者自身,需要多学习和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在综合课上用语言教学的媒介传播给每个来中国学习语言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