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伦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并迅速波及全球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其涉及到建筑、哲学、伦理、政治、美学等领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后现代伦理是后现代主义思潮所涉及的一个分支,虽没有形成系统体系,但是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它高举反科学、反理性、反社会、反文化的大旗,否定传统和现存的一切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倡导建立完全“自我”的后现代伦理体系,如张扬多元主义、个性主义、价值虚无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以及生活享乐主义等价值追求。这种伦理观势必对我国的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及理性伦理造成极大地冲击。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关口,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而在校大学生们在网络“碎片化”、知识与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体的影响下,在校园生活、网络(虚拟)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突出的后现代伦理倾向,对个人、国家和社会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首先对后现代伦理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取向进行阐述,然后分析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后现代伦理倾向及其原因,进而提出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用中国传统伦理与西方现代理性伦理的合理内涵,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深刻伦理内涵来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教育体系。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伦理及后现代伦理的相关概述。这部分主要阐述了伦理的概念及内涵、中国传统伦理、西方现代理性伦理以及后现代伦理的主要观点。第二部分:论述了后现代伦理产生的根源;后现代伦理对现代性的批判,即“反对理性伦理观,倡导道德的非理性化,消解道德主体性”;以及后现代伦理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审视。第三部分: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在文化、网络、家庭和社会中的后现代伦理倾向,然后分别从后现代伦理传播的特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高校对大学生伦理观的引导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维度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大学生的后现代伦理倾向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伦理内涵为引导,传承中国优秀传统伦理及理性伦理,培育大学生的伦理判断力,完善大学生伦理观教育体系以及优化社会环境,形成大学生伦理观教育合力。
其他文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共同签订的明确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各自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它是介于国家分配派遣和市场寻找之间的特殊产物;自1997年
慈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孝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针对大学生开展慈孝观教育有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塑造、仁爱精神的培育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大学生正处于成
近二十几年来,是我国艺术类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各个艺术类高校在办学规模和管理模式上都发生了和以往相比较为巨大的变化,这些改变都由内而外地给艺术类高校带来了生机与
<正>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此次《
提高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改善美术教学现状的关键,这一观点已成为一种共识。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各大高师院校也在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
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大多只是进行场景内运动目标的检测或跟踪,然而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比较少,但生活中监控的目的就是对场景中的异常事件或人的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和分析。智能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世界能源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为了解决传统化石能源污染程度偏高的问题,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为
直线伺服电机传动系统省去了中间的传动环节,消除了机械传动链的影响,从而在精密与超精进给、高速与超高速运行等方面具有卓越性能。由于直接驱动,因此负载的变化和外部扰动
利润分享制这一概念由威茨曼首先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将员工的薪酬与企业利润联系起来。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参与到企业的利润分配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不失为可行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具体应用中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一个完整的模式识别系统主要包括特征提取和分类器两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提取人脸图像中的有效分类特征以实现高效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