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下成都市片区级地铁站域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88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较发达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土地资源紧缺、交通拥挤和人口高密度聚集等问题。如同过去的西方城市一样,以汽车主导的交通方式,让我国城市也陷入了无序蔓延的困境。面对如此现状,解决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第一选择就是建立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虽然轨道交通的开发建设给以站点为核心的辐射区域发展带来契机,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以站点为核心的站域公共空间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站域公共空间未能做到与城市公共空间协同发展,出现了公共空间严重割裂、公共空间模式及功能较为单一、乘客换乘不便、步行空间破碎、缺乏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宜人性不足等各类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本文引入了TOD理论,从如何打造合理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如何引导多功能高密度的综合开发和如何营造以人为本的优质生活氛围三个层面提出了七条针对站域公共空间现状问题的具体解决策略。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研究及对实践案例的总结,本文首先明确了研究对象——“站域公共空间”和“成都市片区级站点”的概念及内涵,界定了其研究范围。随后通过分析地铁交通站及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及现状,总结了站域公共空间与地铁站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地铁站域公共空间的发展目标及趋势。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调研站点选取、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口头采访和数据收集及比对等方法对成都市片区级站点现状进行了综合梳理与分析,并总结得出了成都市片区级站域公共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引入TOD理论解决问题时,首先分析了成都市片区级站域公共空间现状问题的成因,并结合TOD理论的内涵,分析出TOD理论内涵中与现状问题成因相关联的部分,然后以TOD理论三个层面的内容——系统整合城市交通资源、促进城市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联系城市环境的整体脉络——为框架,解决成都市片区级站域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最终提出了具体的片区级站域公共空间设计策略。最后结合笔者参与的成都市太平园地铁站TOD一体化设计项目,进一步探讨了TOD理论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并对成都市片区级地铁站域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检验。
其他文献
拉曼散射光谱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基于分子光子非弹性散射的分析工具,它提供了分子的特征振动、化学和结构的信息。然而,拉曼散射受到低散射截面的影响,导致其非常低的灵敏度。利用表面增强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由于分析物吸附在SERS基底上(例如粗糙的贵金属或过渡金属表面),分子拉曼散射截面可以显著地放大。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作为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能过剩、环保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战略布局是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国丰钢铁在620mm窄带钢生产线上采用超快速冷却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考验。本文以“GF08Al热轧超快冷工艺与成形性能研究”项目为背景,以东北大学RAL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不同超快速冷却工艺条件下的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热轧工艺、冷轧退火工艺对GF08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汽车需求量剧增,由此引起对能源和环境等问题的关注。为此,各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出行策略。相比于传统内燃机车辆,新能源车辆以其经济环保的优势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占据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动力电池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保证其能够在复杂的路况和环境下安全高效工作,一个有效的电池管理系统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估计电池的内部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
腐蚀广泛的发生在国防科技、环保工业、医疗卫生等行业中,其中钢铁类材料腐蚀尤为严重。据统计,每年我国因腐蚀损害导致的经济损伤高达5200亿元。除了经济损失外,腐蚀也时常诱发灾难性事故,飞机锈蚀坠毁、石油转子破坏、轮船船底破洞等。因此,研究腐蚀后金属的失效机理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检测方法,超声波Lamb波检测方法成本低、检测更准确快速,检测面积更大,故常作为工业检测
近年来汽车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但目前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配置的驾驶辅助系统功能参差不齐,许多缺乏基本的驾驶辅助功能,如避撞预警功能,变道预警功能。为了以低成本的方式提高这些车辆的驾驶安全性能,使用深度学习图像处理技术,基于单目摄像头实现了驾驶预警系统相应功能的开发。基于单目摄像头的深度学习前处理的驾驶预警系统通过周边环境感知,提示驾驶员相关危险信息。路面基本环境信息应包括车辆信息和车
精密数控机床不仅是工业现代化与国防现代化的技术前提,也是高精尖技术产业的支撑工具。伴随着5G、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推进与演化,以精密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将在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未来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衡量数控机床设计与加工过程中性能好坏的关键性指标就是机床的加工精度。本文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机床制造过程可靠性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依托,以三轴精密立式加
水面舰船是国家海上作战的重要力量,而舰载机是水面舰船不可缺少的作战力量之一。舰载机的性能和数量决定了军舰的作战能力,舰艇载机量越大,实力越强。为了节省机翼占用空间,增强舰艇运载能力,舰载机的机翼需设计成可折叠式。机翼折叠作动器,也可称为机翼折叠展开机构,是折叠翼中的核心机构,其性能好坏将直接决定一个折叠系统的优劣。本课题依托于与某研究所合作项目,要求在规定尺寸、质量及载荷作用下,设计一种用于某型舰
本试验主要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ius subtilis,BS)和紫苏籽提取物(Perilla seed extract,PSE)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断奶仔猪96头(30±1日龄),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处理组为:-BS-PSE组(基础日粮);+BS-PSE组(基础日粮
特种机械臂是某特种试验中的关键机构,搭载模型运动以达到试验目的。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与周围环境或另一机械臂发生碰撞,需要对特种机械臂进行有效的碰撞检测。现有的机械臂碰撞检测方法中,基于动力学模型的碰撞检测方法由于不需要安装任何外部传感器而适用于该机械臂,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取决于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先对机械臂进行动力学参数辨识。现有的辨识方法普遍将动力学参数和摩擦力参数一起作为最小参数
机械臂的目标轨迹往往通过试教法确定,再通过轨迹规划算法确定各个关节的速度曲线,传统的轨迹规划算法仅考虑了机械臂运动学模型的非线性及关节电机速度的限制,这使得规划的轨迹不能充分发挥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如何通过优化目标轨迹来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直角坐标六自由度机械臂(简称:直角坐标机械臂)为例,结合直角坐标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以及关节的驱动速度、加速度、驱动力/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