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能过剩、环保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战略布局是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国丰钢铁在620mm窄带钢生产线上采用超快速冷却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考验。本文以“GF08Al热轧超快冷工艺与成形性能研究”项目为背景,以东北大学RAL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不同超快速冷却工艺条件下的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热轧工艺、冷轧退火工艺对GF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能过剩、环保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战略布局是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国丰钢铁在620mm窄带钢生产线上采用超快速冷却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考验。本文以“GF08Al热轧超快冷工艺与成形性能研究”项目为背景,以东北大学RAL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不同超快速冷却工艺条件下的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热轧工艺、冷轧退火工艺对GF08Al组织性能和织构的影响,并分析了特定工艺条件退火板的综合成形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超快速冷却后,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带钢的冷却均匀性得到提高,带钢冷点和热点的组织性能差异显著降低。当卷取温度为478℃左右时,AlN的析出量随终冷温度的降低而减少,间隙固溶[N]含量随终冷温度的降低而增加。(2)终冷温度为700℃的GF08Al实验钢,冷轧板压下率为60%和80%对应的再结晶温度分别为620℃和580℃。罩式退火中,再结晶阶段的最佳升温速度应控制在40~50℃/h。当退火温度为600~630℃,两种实验钢的成形性能较差,不能满足DC03级要求;当退火温度为660~690℃,终冷温度为700℃的实验钢保温时间大于12h能满足DC03级要求,终冷温度为650℃的实验钢保温时间大于15h能满足DC03级要求。(3)在单平台退火工艺条件下,终冷温度为650℃实验钢的{111}织构的密度和组分含量整体上要高于终冷温度700℃实验钢,{001}组分的含量整体上要低于终冷温度700℃实验钢。在双平台退火工艺条件下,终冷温度为650℃实验钢的{111}组分含量高于其它工艺,{001}组分含量低于其它工艺,而终冷温度为700℃实验钢则相反。(4)GF08Al冲压破裂是由分布在晶界的大尺寸不规则串链状渗碳体引起的,而橘皮现象是由混晶组织引起的,生产中应从热轧工艺和罩式退火工艺两方面加以调整。在常规工艺条件下,退火板的显微组织为均匀的多边形铁素体+渗碳体,晶粒度在6~8级之间。同一炉次不同位置的退火板性能相差较大,部分实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DC03级要求。
其他文献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薄带生产流程,是材料及冶金领域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钢液直接浇入一对反向旋转且内部通冷却水的铸辊之间,钢液经过凝固和轻微变形而成为薄带。薄带连铸技术将连铸与轧制联系起来,简化了从钢水到热卷的生产工艺,实现了铸轧一体化。薄带冷却速度在102-103K/s之间,属于亚快速凝固范围,其凝固组织具有亚快速凝固的特点。亚快速凝固具有较高的冷却速率,能够显著细化晶粒和第二
研究和开发钢铁材料高温大压下轧制工艺理论及其相关技术,对改善连铸坯的质量,提升最终产品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通过高温大压下轧制工艺获得性能优异的板坯,材料的高温特性和轧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十分重要。通过对实验钢高温热变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变规律和动态再结晶行为的深入研究,可以获得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工艺参数,以指导连铸大压下工艺的工业实践。同时,在钢铁材料变形行为的研究中,对于接近固相线温度区间内
镁是工业上最轻的金属材料,然而由于镁合金具有热强度低、凝固潜热和热容量小、液态成型能力差、热裂倾向大和凝固缩孔疏松等缺点,制备大规格高质量的锭坯已成为制约我国变形镁合金板带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本课题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973)“高性能镁合金加工与制备中的关键基础问题”的一部分,采用ANSYS/Fluent有限元模拟软件,在分析了单一外场(超声场和电磁场)与分流方式对400mm×
熔盐电脱氧是一种直接将金属氧化物中金属与氧分离而得到金属或合金的方法,该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传统生产铝基合金主要采用铸锭冶金法,因活泼金属的回收率较低,成分存在偏析,导致生产成本高。鉴于传统制备铝合金方法存在的缺点,本文探索采用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铝锂、铝钕和铝镁等铝基合金,分别考察了不同Al-氧化物混合物电极中电脱氧过程的机理和差异性。在KCl-LiCl共晶体系中,Al-Cu-Li2O电极
亚共晶铝硅合金是工程中应用量最大的铸造铝合金,其共晶硅的尺寸和形貌决定了合金的性能。本课题研究Li对亚共晶Al-7Si合金的变质作用,探究Li对共晶Si的形貌和尺寸以及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合金组织的变化揭示Li对亚共晶Al-7Si合金的变质机理,并通过热处理进一步改善变质后共晶Si的形貌和尺寸,探究热处理制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添加Li对亚共晶Al-Si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家电、航空业等对高品质冷轧钢板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冷轧钢板已经成为钢铁工业的主要产品。由于下游行业需要进行涂漆、涂镀、冲压成型等工序,一旦冷轧基板表面出现腐蚀就会严重影响后续深加工的产品质量和性能,这就对冷轧板表面的耐蚀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工作站、X射线衍射仪(XRD)、点滴实验等手段对不同方式后处理的
此实验用材料为国内某钢厂提供的SHS-1二次硬化型超高强度钢,该材料和国外同类型二次硬化型超高强度钢相比,纯净度和力学性能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本实验以改善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为目的,探究了夹杂物和回火温度对其影响规律,最后得到以下研究成果:经过研究发现,铝元素的添加容易使材料产生各向异性较差的氧化铝型夹杂物,其形貌不规则,在尖端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进而容易萌生裂纹并促进其生长;但是添加镧元素后,夹杂
颗粒粗化是液相烧结、半固态加工、中空材料制备、夹杂物控制等过程的核心问题,而对于液相烧结工艺来说,由于其具有成分均匀、硬度高、屈服强度高等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材料制备中。研究液相烧结过程中颗粒的粗化行为对于控制液相烧结过程、改善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而提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无磁场和12T磁场作用下对不同固相体积分数的Cu-Co合金进行不同烧结温度的热处理实验,研究了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变
硅藻土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用途十分广泛。我国硅藻土工业起步晚,研发和生产技术落后,硅藻土资源利用附加值较低。由于我国优质硅藻土资源有限,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具有高附加值的硅藻土助滤剂、功能填料,面临着优质硅藻土资源短缺与对高端硅藻土制品需求量增加的矛盾。因此对低等级的硅藻土进行研究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应用前景、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硅藻土的白度值的高低是多
拉曼散射光谱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基于分子光子非弹性散射的分析工具,它提供了分子的特征振动、化学和结构的信息。然而,拉曼散射受到低散射截面的影响,导致其非常低的灵敏度。利用表面增强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由于分析物吸附在SERS基底上(例如粗糙的贵金属或过渡金属表面),分子拉曼散射截面可以显著地放大。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