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上链路AMC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 LTE)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技术来应对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AMC技术就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选择适合当前信道传输条件的调制和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来传输数据,有效地适应信道的动态变化,提升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在LTE上行链路中,AMC一般包括三步,首先需要通过信道质量测量来获得信道状态信息,然后根据此信息进行 MCS的选择,并将 MCS反馈给发射端,最后发射端根据此MCS为下一次传输进行参数配置。在AMC中,信道质量测量是进行MCS选择的基础,信道质量测量的性能直接影响AMC的性能。信干噪比(Single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是常用的信道质量的测度,但SINR估计的误差会导致MCS选择的不理想,造成传输参数的错误配置,影响AMC系统的性能,因此信道质量测量的精确性以及MCS选择的正确性对于系统性能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针对AMC中存在的信道质量测量精度的问题,本文研究了LTE系统中的信道质量测量算法;并根据AMC技术发展趋势,将机器学习的概念引入LTE上行链路AMC系统中,研究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提升系统性能。  在信道质量测量方面,针对 LTE系统中所面临的边缘和突发两种典型场景,分析了不同场景下信道质量的特点;介绍了基于多载波的常用信道质量测量算法,如指数有效SINR映射(ExponentialEffective SINR Mapping,EESM)算法、对数有效SINR映射(Logarithmic Efficient SINR Mapping, LESM)算法以及调和平均(Harmonic Mean, HARM-MEAN)算法;研究了在两种场景下现有的信道质量测量算法存在的问题,从单载波方面提出了基于Turbo接收机和基于接收端星座图的信道质量测量算法,并在这些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导频和星座图相结合的算法以及综合算法两种改进算法,减小了数据样本过少对信道质量测量精确度的影响。搭建了基于Matlab的LTE上行链路自适应仿真平台,对上述各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性能。  根据AMC技术的发展趋势,一维的信道质量测量指标不再能够全面反映信道的状态且性能依赖于特定的信道模型,灵活性低,本论文将机器学习的概念引入 LTE上行链路AMC中。利用机器学习的思想研究了信道质量测量中有效信干噪比的映射问题,介绍了两种典型的机器学习算法,给出了基于k-NN(k-Nearest Neighbor, k-NN)监督学习的AMC算法和基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AMC算法;根据机器学习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的特性,研究了利用深度学习(Q学习)的思想,控制AMC中MCS选择的策略,给出了基于Q学习的AMC算法,进一步提升了LTE上行链路AMC系统的性能。最后在LTE边缘场景下对这些算法的性能作了仿真测试与验证。
其他文献
作为宽带接入技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无线局域网(WLAN)在近年来有着飞速的发展,WLAN凭借低成本、高吞吐量等优点,得到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并将WLAN作为固网和移动蜂窝网的补充以及重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关于信息化的现象数不胜数。在网络中,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数据,随之而来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网络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借助社会
为了降低通信信道中所固有的噪声及其他各种因素对信息传输的影响,信道编码技术通常被采用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以增加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信息被接收且没有相关信道编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MP3等音频格式的出现,数字音频媒体在网络中的发布更加简单,传输更加快捷和有效。使得对数字音频产品的盗版、篡改和伪造成为了可能。因此,为了解决日益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上阅卷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考试的阅卷工作中,网上阅卷的出现使得阅卷的速度和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尤其是密集终端组网场景变得越来越常见。现阶段主流的终端组网方式主要有:星型组网、环形组网和总线型组网,但均存在不同的弊
传统的配电网在面临单向的电能传输时是平稳并且被动的,大范围的分布式电源的应用更改了电能的投递模式从“垂直”的结构转化为“水平”的结构,该转变滋生了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的出现。为了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同时能够处理ADN中由于用户参与而带来的电网运行的复杂性,国际上提出了“电网小区”以及智能功率路由器(Intelligent Power Router
自适应多速率(AMR)语音编解码算法是由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提出的一种变速率语音编码标准,它被广泛使用在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以及许多其他手持设备中。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地研究和应用。IEEE802.11协议是目前WLAN发展中得到普遍认可的技术规范,而其媒体访问
电力SCACA系统是电力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和手段。SCADA通信传输网实现控制中心与远程终端间的通信,是信息传输的载体。一旦网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