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华人村落——布赖村观音诞仪式探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来西亚吉兰丹的布赖村由闽南客家宗族移民组成,是一座已有六百年历史的村落,至今居住于此的全是华人移民的后裔。作为移居者,布赖村民遭遇了种种的政治性压迫,生活上的磨难与挣扎,但他们始终不渝地信仰华人的本土观音。六百年来,他们不断地在建构自己的地方庙宇——水月宫的观音信仰,通过年年持续的祭祀仪式支撑他们艰难苦难的生活。水月宫的主祀神为观音,观音及其他配祀神在村落及村民的心中有重要的位置。早期华人先辈到新环境经历了许多的苦难,更经常面对生存的困境。观音信仰一直慰藉着他们疲惫的心灵,让他们能在困苦中坚持奋斗,在异乡落地生根,繁衍后代。  本文以水月宫观音诞中的三场仪式,分别是“请神”、“游神”、“祭天地”作为研究重点。在内容方面主要包括:第一章,简述村落观音诞庆典仪式调查地点概况,通过村落及庙宇的传说叙述村落发展经历及地方庙宇的历史背景。同时,藉由村民的口述历史对庙宇主祀神的流变进行探讨分析。笫二章,根据田野考察所得的材料重现第一场仪式——请神仪式,并结合仪式内容及村民对神明的口头传说,有序地介绍村落中多样性的信仰体系。第三章,通过文字重返第二场仪式——游神仪式的现场,该场祭祀过程充满模仿中华帝国的意象,文中以“帝国隐喻”的概念分析仪式细节。第四章,第三场仪式——祭天地仪式过程全记录,同样以重现仪式过程的方式写作。祭祀仪式中,村民行的是强调“礼”与“乐”的三献礼,章节内以台湾南部客家的三献礼对比布赖村仪式的三献礼模式,试图重圆客家传统的祭祀方式。基于前二、三、四章是以记录分析现阶段村落观音诞仪式状态来撰写,第五章则从整个庆典的进行,探讨观音诞对于现今村落的文化价值,及当代社会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在村落所承载的内在力量,并体现在心灵、认同、传承的几个层面。结语方面则对目前村落传统仪式的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迈进一个被媒介信息包围的新时代,调查显示,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社会中的主力军,他们是整个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同时也可能是最脆弱的一
近年来,我国司法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主要目的为保证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有效地解决司法不公和司法公信力低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在法律实践活动中更加服法、信法。就此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