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马毒素(FumonisinB1,FB1)是由轮状镰刀霉菌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具有神经毒性,致癌性,肝毒性以及免疫毒性,主要污染玉米和其他农产品,能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FB1免疫毒性的机理现在还不清楚,特别是FB1的免疫抑制机理。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FB1对BMDCS的影响的研究还没有报道过。在本研究中我们以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为模型运用生物学方法研究了 FB1对BMDCS的形态,吞噬,BMDCs刺激T细胞的能力、表面分子,细胞因子,NO分泌量等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一 BMDCs的诱导培养及鉴定通过细胞因子GM-CSF(10ng/mL)和IL-4(10ng/mL)联合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培养至第7天,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几个或十几个细胞聚集形成大小不一的集落,集落周围可见树枝状突起,经流式细胞仪检测,BMDCs纯度达到80%以上,已达到后期试验研究的要求。试验二FB1对BMDCs形态及表型的影响培养的细胞按照试验设计处理,未成熟的BMDCs在加入LPS(1 ug/mL)处理18 h前,用浓度逐渐增加的FB1(250,500,1000 ng/mL)处理6 h。在每个试验中,未处理的BMDCs和仅只用LPS单独处理的BMDCs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FB1对BMDCs的细胞毒性,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FB1对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B1对BMDCs表面重要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FB1减弱了 BMDCs的细胞活性,LPS和250 ng/mL FB1对BMDCs的细胞毒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500 and 1000 ng/mLofFB1能明显降低BMDCs的细胞活性(P<0.05);在空白对照组细胞内部有许多内吞小体,细胞周围有许多突触。随着BMDCs的成熟,在阳性组的BMDCs内吞小体和突触的数量明显增加。在1000 ng/mL FB1的处理组,细胞周围突触的数量明显减少,内吞小体的数量明显增加。1000ng/mLFB1能够改变由LPS诱导的BMDCs的形态学变化;在LPS(1 ug/mL)处理组,CD80,CD86和MHCⅡ的表达上调:然而在1000ng/mLFB1处理组,CD80,CD86和MHC Ⅱ的表达明显下调相对于阳性对照组(P<0.05)。同时在250和500 ng/mL处理组,CD80,CD86和MHCⅡ的表达下调但是并不明显(P>0.05)。试验三FB1对BMDCs免疫功能的影响培养的细胞按照试验设计处理。未成熟的BMDCs在加入LPS(1 ug/mL)处理18h前,用浓度逐渐增加的FB1(250,500,1000 ng/mL)处理6h。在每个试验中。未处理的BMDCs和仅只用LPS单独处理的BMDCs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BMDCs的吞噬功能。通过NO和ELISA试剂盒检测NO和几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通过混合淋巴反应(MLR)评估BMDCs刺激T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显示成熟的BMDCs逐渐丢失它的吞噬能力,用LPS(1 ug/mL)处理BMDCS18 h后,BMDCs吞噬CD11c和FITC标记的右旋葡聚糖双标的百分数从47.70下降到15.90。FB1增强了 LPS诱导的BMDCs的吞噬能力。用1000 ng/mL of FB1处理 BMDCs 后,BMDCs 吞噬百分数增加到了 26.00;用 250ng/mL、500ng/mL 和 1000 ng/mL FB1处理BMDCs之后,NO浓度降低,且极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用500和1000 ng/mLFB1处理BMDCs后,IL-6和IL-10的分泌量明显下调,且极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同样的,用250、500和1000 ng/mL FB1处理BMDCs后,IL-12的分泌量也明显下调,差异极显著相对于阳性对照组(P<0.01)。然而,用250、500 ng/mLFB1处理BMDCs后,TNF-α的分泌量明显上调,且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用500和1000 ng/mL的FB1在处理BMDCs后,BM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被抑制,差异极显著,刺激细胞和淋巴细胞之比为1:10,1:20和1:40(P<0.01)。FB1主要通过形态学的改变和干扰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呈递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试验结果阐释了 FB1具有免疫调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获得性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