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下生态补偿制度绩效的均衡分析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治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面临环境财权和环境事权的错配,导致地方环境治理效果不佳,突出表现为中央“环保风暴”密集出台要求的地方环保支出规模扩大和宏观财政收入对地方政府分配不足之间的矛盾。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一种缓解环境财权和环境事权错配的一种生态环境政策在局部流域和地区被广泛应用,其中生态转移支付和环境税是最为典型的两种政策,通过无偿的资金补偿和扩大地方税收收入,起到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作用。考虑到环境与经济的复杂关系以及非线性条件,两种政策的选择以及组合实施对环境治理、经济产出、社会总福利的动态影响和传导机制等将存在差异,而明晰这种差异对政策的实际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检验环境税和生态转移支付等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度绩效,对平衡经济与环境关系,提高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生态补偿制度改革和理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家庭、厂商和政府三部门的环境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其中政府部门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在引入生态转移支付和环境税等生态补偿政策后,分为无生态补偿政策、纵向生态转移支付、环境税、政策组合四种情形,重点讨论生态转移支付、环境税以及两种政策的相互组合关系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具体影响。基于国家层面的参数估计结果,根据模型仿真模拟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有意义的结论:第一,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高于中央政府;第二,异质性生态转移支付政策对地方环境治理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三,环境税和生态转移支付政策之间存在耦合关系;第四,绿色财政政策组合相互配合效果更佳。之后,又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联立方程模型验证生态补偿制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回归结果与上述结论保持一致,进一步肯定理论模型结论的可信性。最后,财政分权下生态补偿制度绩效的均衡分析可能存在以下三点创新:一是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研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相关研究的模型构建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在模型中区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作用方向,分别刻画环境税和生态转移支付的作用路径,为绿色财政型的生态补偿制度绩效研究提供一个标准的基础理论模型。二是考察环保支出冲击视角下环境税、生态转移支付及其政策组合的具体影响和综合绩效,发现环境税增加环保支出的同时增加厂商成本,加强环境治理而减弱经济总产出,生态转移支付增加环保支出同时也增加提高公共投资,增加经济总产出和污染排放而削弱环境治理,政策组合则兼顾两种政策效果,最终政策组合的综合绩效最高,而环境税的综合绩效最低。三是揭示环境税、生态转移支付及其政策组合的优劣以及两种政策的相互关系,发现环境税环境改善作用强而经济促进作用较弱,生态转移支付经济促进作用强而环境改善作用较弱,两种政策以此消彼长的策略相互配合则综合绩效更佳,这为现实中生态补偿政策的耦合加强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中国从改革开放发展成现今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策不仅对GDP、消费、出口等宏观层面产生影响,也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
研究区范围北至措勤县-边坝一线,南至国界线,措勤以东,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西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主体横跨冈底斯地层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喜马拉雅地块。研横跨两个地层大区
全球变化和沼液的合理利用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研究施用不同浓度沼液和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固碳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寻求合理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缓解温室效应。实验采用巢式设计,在苏北沿海人工杨树林设置4种浓度沼液施用水平,分别为CK(0 m3·hm-2)、L(125 m3·hm-2)、M(250 m3·hm-2)、H(375 m3·hm-2),以及4种浓度生物炭施用水平,分别为CK(0
加工时间的不确定直接影响炼钢-连铸生产节奏,扰乱物流与时间的动态平衡,降低产品结构与产能的柔性匹配,导致已有方案难以保证炼钢-连铸生产调度编制的可执行性。如何制定高效的不确定加工时间下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优化方案,成为钢铁公司提高大型钢铁厂设备生产力,减少不必要的工序等待时间从而降低设备的能耗、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关键。传统概率描述方法描述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中加工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立在已知不确定因素
利用1:25万区调、1:5万区调/矿调、相关科研报告、公开发表论文、学位论文及导师团队近二十年积淀的研究区年代学和岩石化学资料,在对研究区侏罗纪相关岩浆岩进行较精细断代,
天然林砍伐过度使得以木材采伐为支柱产业的重点国有林区陷入资源与经济的双重困境,森林旅游产业成为林区产业转型和摆脱资源、经济“两危”困境的战略重点。但由于受历史、
单纯采用某种机制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一般总会存在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这样一旦遇到算法本身无法良好处理的情况时,跟踪算法的鲁棒性难以得到保障,如何长时间稳定地进行复杂运动情况下的目标跟踪,成为一个研究的难点。本文选择TLD算法作为框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了目标跟踪结果和学习样本的准确性:(1)首先,利用多跟踪融合确定学习目标,在同一帧的空间维度上,将中值流方法与KCF算法在跟踪模块中进行融合,以重叠相
大偏差理论是概率论极限理论中极富成果的一个分支,它是关于稀有事件的理论,用于估计稀有事件的概率,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近些年来,随着排队论的发展,大偏差成为研究排队论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大偏差理论在离散时间排队论中的应用,介绍了多源相关源头队列的大偏差性质和具有幂律尺度的多源相关源头队列的大偏差性质。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大偏差理论的发展概要,以及大偏差理论在各个领域包括排队论中的应用
金属钛及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热和抗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海洋、医疗等诸多领域。当前镁热还原法(Kroll法)是工业上生产金属钛的主要方法,但
CRISPR系统的发现给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包括在多种活细胞和生物体内的基因组编辑和基因表达的调控。虽然这项技术为生物学、医学、农业带来了潜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