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不断深化的经济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改善了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快了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经济改革的主要体现是经济市场化,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是引进外资,本文对外商投资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市场化的差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经济市场化发挥了各经济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了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商投资推动了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加快了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市场化水平相对较高,外商投资对东部地区经济市场化的影响已经十分有限,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越来越突出,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外商投资的发展空间很大,所以应取消东部地区引进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到中西部发展,本文研究意义就在于从经济市场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外商投资的引进政策,消除学者和地方政府之间关于引资的认知差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外商投资区域分布差异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市场化差别的重要影响因素,外商投资与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密切相关,东部地区吸引了超过85%的外商投资额,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市场化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落后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市场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对此内容,本文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总括起来主要有: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分析方法。经济市场化是个很难量化的指标,本文创新地采取了向量模理论,使得本文能够用计量方法分析定性的结论,研究过程中规范了涉及的相关概念,并在规范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市场化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的分析。 本文研究安排如下: 第一、本文在解释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市场化的具体情况,以及外商投资的总体概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影响。经济理论的逻辑关系表明外商投资提高了我国市场竞争的层次,影响了我国居民的思想观念,迫使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完善了我国市场机制,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正是外商投资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市场化的差异。 第二、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进行了大胆创新,选取最能反映中国经济市场化发展的三个研究指标,即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总固定资产投资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