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现有银行类上市公司十六家,其中包括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八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家城市商业银行。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中国银行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8992亿元,同比增长34.5%,在继续其保持健康稳健运行和快速良好发展的同时,沪深两市银行类上市公司日益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砥柱中流。银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为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其自身的迅速发展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和财务保障。与此同时,作为金融业主体之一的银行类上市公司,其财务状况和绩效不仅影响到银行业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整个金融业的健康稳健运行和快速良好发展态势,甚至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都产生重要影响。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与规范使得银行业的操作运行变得更加透明公平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对其财务状况和绩效进行系统而深刻的研究。而在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时期,面对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以及中国履行世贸协议银行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所带来的同业激烈竞争,沪深两市银行类上市公司在承受史无前例的压力的同时,也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转型机遇。为了适应纷繁复杂的金融环境并加快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对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通过选取我国十六家银行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这十六家银行类上市公司不仅自身资本实力雄厚,而且财务状况和绩效相对优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银行业整体状况。希望通过分析这十六家银行类上市公司的绩效,从而以点概面对银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并通过对这十六家银行类上市公司的2010-2012年年度报表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各自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银行类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投资者的投资、管理者的决策以及监管者的监管都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其绩效以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本文以现代商业银行绩效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安全能力、发展能力四个维度概述了我国十六家银行类上市公司绩效基本现状,并且通过对比分析根据银行类上市公司最新年度报表所计算得来的相关财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十六家银行类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比较各个银行类上市公司的绩效,从而全面分析影响绩效诸多因素,并基于此探讨提高银行类上市公司绩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