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一语言现象从产生至传播再到或消亡或稳固进汉语系统,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制约因素。本文以三种肯定否定的对举句式为研究对象,它们的共通点在于都能包容超常规动宾搭配,对其中包含的动宾超常规搭配的发展轨迹做出科学的的预测,重点讨论它们能否脱离句法环境独立使用,如果不能,其制约的条件是什么。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肯定否定的对举句式滋生新句法组配现象的能力进行动态研究,而这是以往论著较少关涉到的领域。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对举格式的认识,而且对于丰富和发展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理论也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分析肯定否定的对举句的类型及各类型的句法语义特点。肯定否定的对举句式分为否然对举和然否对举,主要有三大类:“Vp的不是A,是B”类,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类(句式一);“NP+是+VP+A,(NP)+不是+VP+B”或“NP+不是+VP+A,(NP)+是+VP+B”类,如“你是吃饭,不是吃桌子”类(句式二);“VP+NP+VP+A+不+VP+B”类,如“娶妻娶德不娶色”(句式三),同时将这三类句式和一般对举举进行对比研究。第二章针对肯定否定的对举句中的超常规搭配进行探究,着重分析其中的类推机制及对常规动宾搭配的偏离情况。同时,对包含超常规动宾搭配的肯定否定对举句式的理解机制进行分析。第三章借助模因理论和问卷调查,分析讨论肯定否定的对举句式的复制传播情况。问卷从认知度和使用度两个方面去对语言使用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句式一在这两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两类句式,句式三的认知度高于句式二,但使用度上,句式二是略高于句式三的。我们结合长久性、多产性、复制保真度三指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四章在说明现代汉语新搭配的产生过程及实际考察超常规动宾搭配进入现代汉语系统的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系统分析制约肯定否定的对举句中超常规搭配独立成为新搭配的条件,包括六大制约条件:内因,超常规搭配的偏离度、解码的难易程度;外因,社会交际是否需要,复制传播范围的大小;内、外因,是否容易被记忆、是否容易被模仿。并结合这些条件对肯定否定的对举句式句法组配萌芽能力进行系统分析、评估,从而对动宾临时组配进入汉语系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第五章进一步讨论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同时,对文中不足之处作分析。